[实用新型]车辆的上车身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03390.7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98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程海东;王洪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王天骐;宋宝库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车身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辆的上车身及车辆。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车辆行驶过程中上车身侧部产生的噪音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上车身包括侧部内板、侧部加强板和侧部外板,侧部内板与侧部加强板围设形成内空腔,侧部加强板与侧部外板围设形成外空腔,在内空腔和/或外空腔处设有多个隔断材料件,多个隔断材料件将内空腔和/或外空腔封堵成多段。本申请能够有效防止声音在空腔内蹿动引起共振并形成高频噪音传递至车内人耳处,从而能够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上车身侧部产生的噪音,提高乘员舱内的驾驶员和其他乘员的舒适体验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结构,具体提供一种车辆的上车身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兴起,人们对新能源电动车的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追求一个低噪音的车内环境,人们越来越重视车辆的NVH(噪音、振动、声振粗糙度)性能,即对新能源电动车有着更高的防噪诉求和要求。
而新能源电动车的上车身侧部结构空腔繁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噪音会沿着空腔进行传播,例如,内部的空腔会为气流的流动提供空间或者通道,气流可以沿着前后贯通的空腔流动,进而形成气流噪声,尤其是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风噪更加凸显,此外,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底部的路面噪音也会在空腔内传播,严重影响了乘员舱内的驾驶员和其他乘员的舒适体验度。
相应的,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车辆的上车身结构及包括这种上车身结构的车辆来解决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车辆行驶过程中上车身侧部产生的噪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车辆行驶过程中上车身侧部产生的噪音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上车身,所述上车身包括侧部内板、侧部加强板和侧部外板,所述侧部内板与所述侧部加强板围设形成内空腔,所述侧部加强板与所述侧部外板围设形成外空腔,在所述内空腔和/或所述外空腔处设有多个隔断材料件,多个所述隔断材料件将所述内空腔和/或所述外空腔封堵成多段。
在上述车辆的上车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内空腔和所述外空腔内均设有所述隔断材料件,其中,所述内空腔内设置的隔断材料件与所述外空腔内设置的隔断材料件对应地设置。
在上述车辆的上车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断材料件包括膨胀胶条和/或骨架式膨胀结构。
在上述车辆的上车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内空腔和/ 或所述外空腔处的隔断材料件设置于所述上车身的上边梁、A柱、B 柱、C柱、D柱和门槛梁中的至少一个处。
在上述车辆的上车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上边梁的前段、中段、后段中,所述内空腔内设有所述骨架式膨胀结构,所述外空腔内设有所述膨胀胶条;并且/或者在所述A柱下段中,所述内空腔内设有所述膨胀胶条,并且所述外空腔内设有所述骨架式膨胀结构;并且/或者在所述A柱上段中,所述外空腔内设有所述膨胀胶条;并且 /或者在所述B柱下段和/或B柱上段中,所述外空腔内设有所述膨胀胶条;并且/或者在所述C柱上段中,所述内空腔内设有所述骨架式膨胀结构,并且所述外空腔内设有所述膨胀胶条;并且/或者在所述C柱下段中,所述内空腔和所述外空腔内均设有所述骨架式膨胀结构;并且/ 或者在所述D柱下段中,所述内空腔内设有所述膨胀胶条,并且所述外空腔内设有所述骨架式膨胀结构。
在上述车辆的上车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上车身的门槛梁处还设有由所述侧部内板与所述侧部外板直接围设成的单空腔,所述单空腔与所述门槛梁内的所述外空腔和所述内空腔相连通,在所述单空腔与所述门槛梁内的所述外空腔和所述内空腔的相接处或距所述相接处的预设膨胀距离处设有所述隔断材料件。
在上述车辆的上车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A柱和所述 B柱之间,以及所述B柱和所述C柱之间的所述门槛梁处设有整段的所述单空腔,所述A柱和所述B柱和所述C柱侧的所述门槛梁内设有所述内空腔和所述外空腔,在所述单空腔与所述门槛梁内的所述外空腔和所述内空腔的相接处或距所述相接处的预设膨胀距离处设有所述膨胀胶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未经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033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角度调节的切削刀具
- 下一篇:一种卧式碳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