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显示屏信号连接处的保护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00150.1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6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胡书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晶创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众元信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757 | 代理人: | 刘莹莹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显示屏 信号 连接 保护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显示屏信号连接处的保护机构,包括显示屏本体、固定块,所述显示屏本体一侧表面且位于信号接口处上方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杆身外固定连接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位于显示屏本体中的信号接口外,通过设置保护组件中的防护盖能够显示屏本体的信号接口起到防尘的作用,避免长期使用灰尘堆积较多,将数据线通过第二放置槽的槽口放入限位环内,然后可以通过移动活动块在导轨内运动,从而可以调整数据线到限位环之间的松紧,将显示屏本体到限位环之间的数据线调松,这样能够减小保护组件外面露出的数据线被误触从而对信号接口处产生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显示屏信号连接处的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已经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其中就包括我们常用到的手机、电脑,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脑显示屏的型号也越来越多,因此显示屏的信号接口也不同,接口类型决定了图像传输的质量,常见的接口类型有VGA、DVI、HDMI等。特点是速度快,质量高。
但是,上述方案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我们日常使用电脑的信号接口处一般都没有设置防护机构,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灰尘堆积较多,影响显示屏的信号接收,另外由于信号连接线是暴露在外面的,很容易造成误触,影响电脑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显示屏信号连接处的保护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显示屏信号连接处的保护机构,包括显示屏本体、固定块,所述显示屏本体一侧表面且位于信号接口处上方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杆身外固定连接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位于显示屏本体中的信号接口外。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组件包括防护盖、减震垫、第一放置槽、限位槽、弧形挡板、拨动块、活动块、第二放置槽、导轨、限位环,所述防护盖位于两个固定块之间且固定连接在连接杆杆身外。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盖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上方且位于防护盖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开设有三个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远离减震垫的一端为放置腔,所述第一放置槽靠近减震垫的一端为放置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放置槽中的放置腔内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槽内活动连接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一端固定连接有拨动块。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盖远离显示屏本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三个导轨,三个所述导轨槽内分别活动连接有活动块,三个所述活动块靠近显示屏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三个所述限位环侧边均开设有第二放置槽。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固定块内部均开设有第三放置槽,所述连接杆活动连接在第三放置槽槽内,所述连接杆两端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三放置槽槽内壁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保护组件中的防护盖能够显示屏本体的信号接口起到防尘的作用,避免长期使用灰尘堆积较多,影响显示屏的信号接收;
(2)将数据线通过第二放置槽的槽口放入限位环内,然后可以通过移动活动块在导轨内运动,从而可以调整数据线到限位环之间的松紧,再将限位环远离显示屏本体一侧的数据线放入第一放置槽内,将显示屏本体到限位环之间的数据线调松,这样能够减小保护组件外面露出的数据线被误触从而对信号接口处产生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显示屏信号连接处的保护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晶创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晶创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001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