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膀胱癌术后灌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96979.9 | 申请日: | 2021-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26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田大伟;陈舒航;张东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J1/2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朱瑜 |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膀胱癌 术后 灌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膀胱癌术后灌注装置,特征在于:包括膀胱置入管、紧固式接头、药物瓶、生理盐水瓶、穿瓶针、三通旋塞、注射器、穿瓶针连接管和通气接头,膀胱置入管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体外端,在膀胱置入管靠近插入端的管壁上制有注药孔和球囊,三通旋塞包括A通路、B通路和C通路,膀胱置入管的体外端设有体外端接口和鲁尔接口,膀胱置入管的体外端接口连接有三通旋塞的A通路,三通旋塞的B通路连接穿瓶针连接管,三通旋塞的C通路连接通气接头和注射器。优点是:配药过程可在管道及药瓶中进行,避免药物泄漏而导致药物浪费和药物污染,为患者的病情治疗提供了更好的保证,节省治疗费用,可使临床上膀胱癌术后定期灌注化疗更为简化、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膀胱癌术后灌注装置。
背景技术
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病,其复发率较高,膀胱癌进行切除手术后,目前最好的预防复发的方法是通过向膀胱内灌注药物进行化疗。膀胱灌注的传统方法是先进行配药,配药过程中注射器需要在药瓶和生理盐水瓶之间拔插进行抽吸和注射液体,然后再将膀胱置入管从患者尿道外口置入膀胱,用注射器直接插到膀胱置入管的机械端接口进行灌注,灌注时需要在药瓶与灌注管之间进行拔插切换,由于在灌注时灌注管体外端接口处压力增大,整个过程难免造成药液滴落或流出,导致药物污染和药物浪费。严重者可能会产生注射器与灌注管连接处脱落,导致药业大量外溅,继而造成药物污染,并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另外,有时药物灌注后对患者膀胱产生刺激,使患者产生失禁状态,且药物不能在体内维持有效的时间,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膀胱癌术后灌注装置。
在灌注药物进行化疗时,配药过程均可在管道及药瓶中进行,避免了配药过程中药物泄漏而导致药物浪费和药物污染,不仅可为患者的病情治疗提供了更好的保证,节省治疗费用,而且可使临床上膀胱癌术后定期灌注化疗更为简化、安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膀胱癌术后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膀胱置入管、紧固式接头、药物瓶、生理盐水瓶、穿瓶针、三通旋塞、注射器、穿瓶针连接管和通气接头,所述膀胱置入管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体外端,在膀胱置入管靠近插入端的管壁上制有注药孔和球囊,所述三通旋塞包括A通路、B通路和C通路,所述膀胱置入管的体外端设有体外端接口和鲁尔接口,所述膀胱置入管的体外端接口连接有三通旋塞的A通路,所述三通旋塞的B通路连接穿瓶针连接管,三通旋塞的C通路连接通气接头和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优选的,所述膀胱置入管采用双腔管结构,其中小腔为球囊充起通路,大腔为药物灌注通路,所述球囊充起通路的一端与膀胱置入管靠近插入端上的球囊连通,另一端与膀胱置入管体外端的鲁尔接口连通,所述膀胱置入管的药物灌注通路一端与插入端侧壁的注药孔连通,另一端通过体外端接口上的紧固式接头与三通旋塞连通。
优选的,所述膀胱置入管体外端的鲁尔接口内设有便于与注射器连接的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本装置在配药及灌注过程中,完全采用密闭的管道,取消了注射器抽吸药物后拔出穿瓶针的过程,且药瓶一次性插入无需拔除,进而避免药液的外泄;采用紧固式接头,防止膀胱置入管的体外端接口因压力过大而出现脱落的现象;通过旋转三通旋塞接头的三通旋钮以改变液流方向和灌注速度,提高治疗效果;在注射器的前端制有气孔,可抽气将膀胱置入导管内的液体充分压缩到体内,避免药物残留在管体内,造成药物的污染与浪费。膀胱置入管的前端设有气囊,能够固定导管并密封尿道,避免患者因受到药物刺激而产生尿失禁,将药物排除。膀胱癌术后灌注装置解决了配药过程和灌注过程中因出现药物外泄而导致的药物污染和药物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969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尾座的车铣复合车床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带螺栓拧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