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尾座的车铣复合车床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96837.2 | 申请日: | 2021-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31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沈诗剑;温奕江;邝福旺;李树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高品机床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23/00 | 分类号: | B23B23/00;B23Q3/157;B23Q3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合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1 | 代理人: | 刘洁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尾座 复合 车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尾座的车铣复合车床,其结构包括车身、底座、分别装设于底座的车床主轴、第一横向导轨和第二横向导轨、能够在第二横向导轨上往复移动的动力刀塔、分别用于带动动力刀塔在横向和纵向往复移动的横向丝杆机构和纵向丝杆机构;还包括能够在第一横向导轨上往复移动的尾座以及用于驱动尾座移动的尾座驱动机构;车床主轴的一端装设有用于夹持轴类工件头部的夹具,尾座装设有用于对轴类工件尾部进行固定的套筒,套筒与夹具的中心轴同轴设置。该复合车床实现了长轴类和短轴类工件加工时的自动切换,并能够在车床上实现车铣钻攻多种工艺的加工,提高了车床的加工效率,扩大了车床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尾座的车铣复合车床。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一种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自动化机床,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以及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传统的数控车床大多以单机械主轴车削为主,功能相对单一,可用刀具数量少,一次装夹不能实现车铣钻攻多种工艺的加工,其加工效率低,而且对于轴类工件,根据轴的长短不同,无法同时满足长轴类和短轴类工件的切换,加工精度低,车床的应用范围小。故,现有的车床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批量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尾座的车铣复合车床,该复合车床实现了长轴类和短轴类工件加工时的自动切换,并能够在车床上实现车铣钻攻多种工艺的加工,提高了车床的加工效率,扩大了车床的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带尾座的车铣复合车床,包括车身、固定于所述车身的底座、分别装设于所述底座的车床主轴、第一横向导轨和第二横向导轨、能够在所述第二横向导轨上往复移动的动力刀塔、分别用于带动所述动力刀塔在横向和纵向往复移动的横向丝杆机构和纵向丝杆机构,所述动力刀塔包括动力伺服电机和与所述动力伺服电机连接的刀盘;
还包括能够在所述第一横向导轨上往复移动的尾座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尾座移动的尾座驱动机构;所述车床主轴的一端装设有用于夹持轴类工件头部的夹具,所述尾座装设有用于对轴类工件尾部进行固定的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夹具的中心轴同轴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横向丝杆机构包括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丝杆连接的滑板以及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杆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板与所述第二横向导轨滑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纵向丝杆机构包括装设于所述滑板的纵向导轨、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二丝杆以及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的动力刀塔滑座,所述动力刀塔装设于所述动力刀塔滑座,所述动力刀塔滑座与所述纵向导轨滑动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尾座驱动机构包括液压油缸、与所述液压油缸连接的第三丝杆以及与所述第三丝杆连接的尾座安装座,所述尾座安装座与所述第一横向导轨滑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具为三爪式夹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高品机床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高品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968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加强筋的对位芳纶喷丝装置
- 下一篇:膀胱癌术后灌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