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循环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95405.X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00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闫健;朱清峰;钟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循环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双循环冷却系统,涉及制冷领域,能够对网络设备进行降温,且维护便捷。该系统包括:第一内循环系统、第一温控单元和第一外循环系统;第一内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一冷媒出口;第一温控单元包括第二冷媒入口、第二冷媒出口、第三冷媒入口和第三冷媒出口;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口连接,第一冷媒出口和第二冷媒入口连接;第二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口连通,第三冷媒入口和第三冷媒出口连通;第一外循环系统包括第四冷媒入口和第四冷媒出口;第三冷媒入口和第四冷媒出口连接,第三冷媒出口和第四冷媒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循环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机房是网络建设中的重要设施,其内部署了大量网络设备,这些网络设备由于长时间运行释放大量热量,将造成机房内部的热岛现象拼出。例如,各类网络设备中通常封装有数据芯片,这些数据芯片的热流密度大约为10W/cm2,而机房内的热流密度通常为0.1W/cm2,两者热流密度差异较大,因此易在数据芯片处形成热岛现象。在机房内热岛现象严重时,易导致网络设备的故障。
为避免机房内的网络设备因局部过热导致的故障,可以通过冷却设备对机房内的网络设备进行降温处理,如为网络设备配置板式液冷装置,以降低网络设备的温度。而目前常用的板式液冷装置通常存在管路复杂,维护难度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循环冷却系统,能够对网络设备进行降温,且维护便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内循环系统、第一温控单元和第一外循环系统;第一内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一冷媒出口;第一温控单元包括第二冷媒入口、第二冷媒出口、第三冷媒入口和第三冷媒出口;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口连接,第一冷媒出口和第二冷媒入口连接;第二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口连通,第三冷媒入口和第三冷媒出口连通;第一外循环系统包括第四冷媒入口和第四冷媒出口;第三冷媒入口和第四冷媒出口连接,第三冷媒出口和第四冷媒入口连接;第一内循环系统,用于使第一冷媒入口与第一冷媒出口之间的冷媒与网络设备交换热量;第一内循环系统,还用于与第一温控单元交换热量;第一温控单元,还用于与第一外循环系统交换热量。
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内循环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冷却装置;第一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五冷媒入口和第五冷媒出口;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五冷媒入口连接,第一冷媒出口和第五冷媒出口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阀门;第一阀门的第一端和第一冷媒入口连接,第二端和第五冷媒入口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快接头和第二快接头;第一快接头设置于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五冷媒入口之间,第二快接头设置于第五冷媒出口和第一冷媒出口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内循环系统还包括维护单元;维护单元包括第六冷媒入口、第六冷媒出口、第七冷媒入口和第七冷媒出口;第六冷媒入口和第一冷媒入口连接,第六冷媒出口和第一冷媒出口连接,第七冷媒出口和第一快接头连接,第七冷媒入口和第二快接头连接;维护单元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第六冷媒入口和第七冷媒出口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温控单元包括第一循环泵和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包括第八冷媒入口、第八冷媒出口、第九冷媒入口和第九冷媒出口;第八冷媒入口和第一冷媒出口连接,第八冷媒出口和第一冷媒入口连接,第九冷媒出口和第四冷媒入口连接,第九冷媒入口和第四冷媒出口连接;第八冷媒入口和第八冷媒出口连通,第九冷媒入口和第九冷媒出口连通;第一循环泵设置于第一冷媒入口和第八冷媒出口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954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艺品切割用输送平台
- 下一篇:一种牵引AGV自动牵引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