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排水管道的清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95245.9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52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董党;封波;李建新;冯学良;刘蔚萌;来延龙;徐铜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9/00 | 分类号: | E03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代维凡 |
地址: | 472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排水管道 清淤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排水管道的清淤系统,包括第一检查井、第二检查井、配套有牵引绳的牵引设备、支架、固定组件和清淤桶;第一检查井和第二检查井的井口处分别设有牵引设备,第一检查井和第二检查井的井内均设有支架和固定卡件,支架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滑轮,清淤桶位于第一检查井和第二检查井之间的排水管道中,清淤桶的两端分别通过牵引绳绕在滑轮上与牵引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两端的滑轮对牵引设备的牵引力进行导向,保障牵引绳能够将牵引力有效地传递到清淤桶,完成清理疏通排水管道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淤泥清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水管道的清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极大加重了城市排水管道网络的负荷,在雨水流入下水道时,经常会伴有淤泥、颗粒等容易堆积和滞留于排水管道的杂物;同时,在排放生活污水时,也会出现大面积的、难分解的垃圾。这些垃圾和杂物沉淀在排水管道,如若不能及时清理,容易造成管道堵塞,以及污物中的有机物在排水管道内发酵,以至散发出刺鼻的、有毒的气体,影响空气质量;在下雨天,由于管道的堵塞,以至于排水管道内部的污水从井内冒出,污染环境,影响城市面貌。
目前,对排水管道清理疏通的常用技术有高压水冲淤、真空吸污以及人工清理三种技术。在高压水冲清淤泥的技术中,需要先将排水管道内部的污水排出,然后再用高压水枪对管道内的淤泥进行稀释,最后再用吸污车将稀释了的淤泥抽吸干净。该现有技术原理简单、操作简捷、维护方便快捷以及噪音低,但该技术需要携带大量水源,对顽固的淤泥不能彻底清除,而且也有损伤管道的风险。
在真空吸污技术中,是以真空泵或风机作为主要动力,在管道内产生低气压,通过压力差将管道内的淤泥抽吸到机器里,达到清疏管道的目的。该现有技术操作简捷,可在水底连续作业,但无法保证在抽吸淤泥的过程中有空气的混入,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在人工清疏技术中,下井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防毒面具等防护设备,并且在施工前需对检查井进行通风与供风,以维持井内空气流通,不变与对排水管道的清疏,而且清理周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排水管道的清淤系统,以解决现有排水管道清疏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排水管道的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检查井、第二检查井、配套有牵引绳的牵引设备、支架、固定组件和清淤桶;第一检查井和第二检查井的井口处分别设有牵引设备,第一检查井和第二检查井井内均设有支架和固定组件,支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滑轮,固定组件的一端与相对应的支架连接,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检查井的井壁接触;清淤桶位于第一检查井和第二检查井之间的排水管道中,清淤桶的两端分别通过牵引绳与牵引设备连接,清淤桶一端的牵引绳穿过第一检查井井内的滑轮后与位于第一检查井井口的牵引设备连接,清淤桶另一端的牵引绳穿过第二检查井井内的滑轮后与位于第二检查井井口的牵引设备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牵引设备和牵引绳来带动清淤桶在排水管道中的移动,进而实现清淤工作,设置在固定组件将支架固定在相对应的检查井内,以便牵引绳更有效的传递牵引设备的牵引力,位于支架的顶部和底部的滑轮,能够将牵引设备的牵引力在竖直方向传递,位于底部的滑轮,能够将牵引设备的牵引力在水平方向传递,其作用方向与排水管道的轴线平行,并且将力更有效的传递给清淤桶,提高清淤效率。
清淤作业的过程为:先将需要清理疏通的排水管道进行分段,对需排水管道两端的检查井进行通风处理;再将牵引设备分别安装在第一检查井和第二检查井的井口;然后将支架送入第一检查井和第二检查井的井内,并用固定组件将支架固定在相对应的检查井的井壁一侧,清淤桶两端分别与位于第一检查井和第二检查井的井口的牵引设备通过牵引绳连接,而牵引绳需绕在位于相对应的检查井内部支架的上下两个滑轮,以便于对牵引设备的牵引力进行引导,更有效的利用牵引设备的牵引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952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级空气源热泵烘干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短水口的注塑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