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间接空冷系统循环水能量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94122.3 | 申请日: | 2021-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27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涂孝飞;杨彦科;周斌;康利生;张文平;杨林;孙剑;张晓军;徐有和;吕云;赵志远;文刚;颜培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分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内蒙古京能双欣发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贺小停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接 系统 循环 水能 回收 利用 | ||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循环水能量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汽轮机、凝汽器、原水箱、水‑水换热器、间冷塔、高位水箱、过滤装置和除盐水箱;高位水箱设置在间冷塔内,高位水箱通过管道连接凝汽器的一端,凝汽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间冷塔,凝汽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汽轮机;水‑水换热器的热媒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在凝汽器和间冷塔之间的管道上,水‑水换热器的热媒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在高位水箱和凝汽器之间的管道上;水‑水换热器的冷媒进水口连接原水箱,水‑水换热器的冷媒出水口连接过滤装置,过滤装置连接除盐水箱。本间接空冷循环水能量回收利用系统减少能源消耗,同时也提高了能量的综合利用率,为机组的节能减排做出重大贡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间接空冷系统循环水能量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间接空冷系统循环水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哈蒙式及海勒式间冷空冷机组由于冷却水系统采用闭式循环,最大程度降低了对于水资源的消耗。凭借该优点,间冷空冷机组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新建汽轮机组排汽冷却方式的首选。
目前间冷空冷机组,其高温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的方式主要是针对有供热需求的机组,将高温循环水的余热回收至冬季采暖系统中加以利用。对于大量的非供暖机组而言,该部分余热未能充分利用,只能利用间冷塔通过空气排至大气环境中;该部分大量乏热的排出,不仅对于机组的能耗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不可避免的热污染。另外,火电机组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通常采用过滤器+超滤+反渗透+离子交换/EDI的工艺流程制取二级除盐水。其中,超滤、反渗透、EDI等膜设备对于水温的要求极为严格,水温不仅影响设备处理水量,还影响其产水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接空冷系统循环水能量回收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循环水能量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汽轮机、凝汽器、原水箱、水-水换热器、间冷塔、高位水箱、过滤装置和除盐水箱;高位水箱设置在间冷塔内,高位水箱通过管道连接凝汽器的一端,凝汽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间冷塔,凝汽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汽轮机;水-水换热器的热媒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在凝汽器和间冷塔之间的管道上,水-水换热器的热媒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在高位水箱和凝汽器之间的管道上;水-水换热器的冷媒进水口连接原水箱,水-水换热器的冷媒出水口连接过滤装置,过滤装置连接除盐水箱。
进一步的,过滤装置包括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和除盐装置,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和除盐装置依次连接。
进一步的,凝汽器和间冷塔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汽轮机连接有发电机。
进一步的,原水箱和水-水换热器的冷媒进水口之间沿进水方向依次设置有原水泵、流量计和水-水换热器冷媒进水手动阀。
进一步的,水-水换热器冷媒出水口和过滤装置之间沿出水方向依次设置有水-水换热器冷媒出水手动阀和温度计。
进一步的,水-水换热器热媒出水口处设置有水-水换热器热媒出水手动阀;水-水换热器热媒进水口处设置有水-水换热器热媒进水电动调节阀。
进一步的,除盐水箱和过滤装置之间设置有除盐水箱进水手动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行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水源采用机组辅助蒸汽系统进行加热对比,一方面,可以省去对辅助蒸汽的消耗,将该部分蒸汽用于机组发电用,提高机组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间冷循环水乏热,可极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热污染。
由于间冷循环水系统循环水量大、进水温度高,循环水可利用能量巨大,可以连续对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水源进行升温,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除盐装置的处理能力和产水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分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内蒙古京能双欣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分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内蒙古京能双欣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941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