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电缆绝缘层的打磨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93957.7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33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曹帅;刘铁桥;王伦;陈俊;杨泽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仪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02 | 分类号: | B24B21/02;B24B21/18;B24B21/20;B24B21/00;B24B4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筑权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63 | 代理人: | 王维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中法***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电缆 绝缘 打磨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电缆绝缘层的打磨装置及系统,涉及电缆绝缘层打磨技术领域,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旋转组件、至少一个打磨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旋转组件中间设有用于容纳柔性电缆的圆筒,所述打磨组件设于所述旋转组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旋转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组件旋转,以带动所述打磨组件绕柔性电缆外周转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柔性电缆绝缘层的打磨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打磨,生产效率提高,也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能够均匀地打磨柔性电缆绝缘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绝缘层打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电缆绝缘层的打磨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柔性电缆在安装过程中,对柔性电缆绝缘层的打磨是电缆装配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
现有技术中,打磨柔性电缆绝缘层均是以人工利用砂布打磨的方式作业,其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1、打磨效率低;
2、打磨厚度均匀度无法得到保障;
3、人员作业劳累,人工成本高。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柔性电缆绝缘层的打磨装置,已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电缆绝缘层的打磨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采用人工打磨柔性电缆绝缘层,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电缆绝缘层的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包括:
旋转组件,其中间设有用于容纳柔性电缆的圆筒;
至少一个打磨组件,其设于所述旋转组件上;
第一驱动组件,其与所述旋转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组件旋转,以带动所述打磨组件绕柔性电缆外周转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磨组件包括:
打磨电机,其固定于所述旋转组件上;
主动轮,其与所述打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从动轮,其与所述主动轮间隔布置,且与所述旋转组件活动连接;
砂带,其绕设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且当柔性电缆插入所述圆筒时,所述砂带可与柔性电缆的绝缘层贴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磨组件还包括:
张紧单元,其设于所述旋转组件上,所述张紧单元用于调整所述砂带的张紧程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张紧单元包括:
张紧轮,其与所述砂带贴合;
转臂,其与所述旋转组件活动连接,所述转臂一端与所述张紧轮连接;
张紧弹簧,其一端与所述转臂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组件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磨组件还包括:
电池,其固定于所述旋转组件上,所述电池用于向所述打磨电机提供电源。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包括:
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设于所述圆筒两端且与所述圆筒连接,所述第一转盘上设有所述打磨组件,所述第二转盘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
多根连杆,其环形间隔设于所述圆筒外侧,每根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仪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仪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939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