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柔性耐油抗拉控制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92700.X | 申请日: | 2021-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1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施豪;祝军;李斌;凌国桢;王嘉豪;花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8;H01B7/28;H01B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苏兴建 |
| 地址: | 2133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耐油抗拉 控制 电缆 | ||
一种高柔性耐油抗拉控制电缆,其结构为:由包覆有绝缘层的导体构成线芯;由多根线芯和抗拉型填充绳绞合构成内缆芯;内缆芯外包覆无纺布层;无纺布层是由重叠绕包的无纺布构成;由多根线芯在无纺布层外绞合构成外缆芯;外缆芯外包聚酯带层;聚酯带层是由重叠绕包的聚酯带构成;聚酯带层外包屏蔽层;屏蔽层外包外护套;导体是由多根裸铜单丝绞合构成,或由多根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本电缆适用于盾构系统、斗轮系统和起升系统等具有较高的抗机械压力、扭应力以及拉伸应力要求的高柔性耐油抗拉控制电缆连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拉控制电缆,特别涉及一种高柔性耐油抗拉控制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设备越来越多,这些设备多需要控制电缆来进行控制信号的传输。这些设备的功能、使用场合等多种多样,例如重油污环境、往复运动等。这对控制电缆的抗信号干扰、耐油、柔软度以及抗拉等性能提出较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柔性耐油抗拉控制电缆,其不仅需要严格控制外径,具有可靠的电气性能,超高的柔软性能,同时还具有耐油、抗老化性能等特点。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柔性耐油抗拉控制电缆,电缆的外径范围是9.9~14.8mm,其结构为:
由包覆有绝缘层2的导体1构成线芯3;
由多根线芯3和抗拉型填充绳4绞合构成内缆芯5,绞合节径比是16~30倍;
内缆芯5外包覆无纺布层6;无纺布层6是由重叠绕包的无纺布构成,绕包搭盖率不小于25%;
由多根线芯3在无纺布层6外绞合构成外缆芯7,绞合节径比是16~30倍;
外缆芯7外包聚酯带层8;聚酯带层8是由重叠绕包的聚酯带构成,绕包搭盖率不小于25%;
聚酯带层8外包屏蔽层9;所述屏蔽层9是由钢丝编织构成,编织密度不小于80%;
屏蔽层9外包护套料构成的外护套10;
所述导体1是符合IEC60228要求的第6类裸铜软导体或镀锡铜软导体;裸铜软导体由多根裸铜单丝绞合构成,绞合节径比是18~25倍;或镀锡铜软导体由多根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绞合节径比是18~25倍;裸铜单丝或镀锡铜单丝的标称直径范围都是0.145mm~0.193mm;
绝缘层2是TPE弹性体绝缘材料构成;绝缘层2的标称厚度范围是0.6~0.8mm;
护套料是耐油型TPU弹性体护套料;外护套10的标称厚度范围是1.5~1.8mm。
采用上述结构,保证了电气性能,同时保证了电缆外径控制在较小的范围。
进一步:抗拉型填充绳4是绞合型尼龙绳,其抗拉强度为250Mpa。
进一步:聚酯带层8有内外两层,它们分别由重叠绕包的聚酯带构成,它们的绕包搭盖率都不小于25%。
进一步:无纺布层6的绕包搭盖率是28~30%,兼顾了厚度以及机械性能。
绝缘层2是由绝缘料经薄壁挤出构成。外护套10是由护套料经挤管式生产挤出构成。
具体的:导体1的截面积是1.0mm2,电缆的外径是11.9mm。
无纺布的标称厚度是0.1mm,聚酯带的标称厚度是0.04mm,钢丝的标称直径是0.15mm。
导体1是由多根标称直径是0.193mm的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绞合节径比是22倍。
内缆芯5的绞合节径比是20倍;外缆芯7的绞合节径比是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927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料筛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肌体功能训练用牵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