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干式大数据光电网线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91039.0 | 申请日: | 2021-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71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百盛云尚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1/22 | 分类号: | H01B11/22;H01B7/18;H01B7/2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余莹 |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干式大 数据 电网 线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全干式大数据光电网线缆,包括线体和线芯层,所述线芯层设置于线体的中部,所述线芯层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线芯,多个所述线芯的外壁均包覆设置有绝缘层,多个所述绝缘层与线芯层之间均填充设置有防水填充,所述线芯层的外部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壁固定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外壁固定设置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外护套,所述缓冲层和线芯层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缓冲减振性能,能够对线芯进行全面的防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干式大数据光电网线缆。
背景技术
光电缆是将金属导线和光纤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同路、同走向传输电能与光信息的一体化传输介质,随着我国输电线路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的容量在不断增加,对输电缆路的导线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干式大数据光电网线缆抗冲击能力较弱,运输时的振动很容易光电缆内部的缆芯产生影响,工作人员在移动光电缆时也需要特别小心仔细,拿放光电缆时要轻拿轻放,很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干式大数据光电网线缆抗冲击能力较弱,不便运输和铺设时容易引起工作人员疲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全干式大数据光电网线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干式大数据光电网线缆,包括线体和线芯层,所述线芯层设置于线体的中部,所述线芯层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线芯,多个所述线芯的外壁均包覆设置有绝缘层,多个所述绝缘层与线芯层之间均填充设置有防水填充,所述线芯层的外部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壁固定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外壁固定设置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外护套,所述缓冲层和线芯层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弹性片和挡块,所述线芯层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挡块均匀分布于对应的凹槽的内部,多个所述弹性片对应设置于多个所述凹槽的外侧,多个所述弹性片的外侧一端均与缓冲层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弹性片的内侧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凹槽的内部,多个所述弹性片均与对应的挡块相抵。
优选的,所述外护套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一耐磨块,所述阻燃层的外侧壁且位于多个所述第一耐磨块之间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二耐磨块。
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耐磨块的外端两侧设置有圆弧倒角。
优选的,所述外护套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防水填充采用高分子吸水性树脂粉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的,多个所述线芯分别为导电线、电视线、网络线缆、和光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干式大数据光电网线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全干式大数据光电网线缆,通过缓冲层与线芯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弹性片,在线体遭受振动时,能够对线芯进行全方位的缓冲减振,能够对线芯进行全面的防护,方便运输和施工。
2、该全干式大数据光电网线缆,通过多个线芯与线芯层之间填充设置有高分子吸水性树脂粉材料制作而成的防水填充,能够大大提高线缆的防水性能,从而无需对线体内部进行充气或填充油膏。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缓冲减振性能,能够对线芯进行全面的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干式大数据光电网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端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百盛云尚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百盛云尚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910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勘探取芯钻机
- 下一篇:一种防腐蚀的保护胶带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