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肛瘘及肛周脓肿的挂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79120.7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6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邓科;鲁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3205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毛广泽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肛瘘 脓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肛瘘及肛周脓肿的挂线,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弹性线体,其两端分别为头部以及尾部;头圈,其设置在头部上,头圈的中部设有通孔,通孔的圆周壁上设有多个向心性凸起颗粒,尾部穿过通孔并通过向心性凸起颗粒紧箍后固定。弹性线体的尾部穿过头圈的通孔后与向心性凸起颗粒紧箍后固定,形成闭环结构,通过将需挂线的组织卡在闭环结构内,即可实现病变处的挂线,并且术中、术后的挂线松紧程度均可单人进行调节,提高了调节时的便捷性以及手术效率;无需丝线结扎,整个弹性线体表面光整,易于清理,不易滋生病菌,避免了患者的挂线处因病菌感染而出现二次创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肛瘘及肛周脓肿的挂线。
背景技术
肛瘘和肛周脓肿为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靠外科手术方可治愈,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引流脓液,根治瘘管,保护括约肌的完整性和肛门功能。对于高位或复杂性肛瘘及一些特殊类型的肛瘘、肛周脓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最传统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挂线。
按照挂线治疗的目的,挂线治疗通常可分为以下两类。挂线引流:能有效引流脓液促进愈合,可用于克罗恩病、结核、免疫缺陷病人合并肛周脓肿或肛瘘的长期挂线治疗。挂线切割:主要用于治疗高位或复杂性肛瘘,通过紧线,利用特制肛瘘挂线的弹力回缩,使肌肉缓慢的切开,在这一过程中,挂线作为异物,刺激局部组织产生炎症反应,肉芽增生,形成纤维化组织,局部纤维化反应使括约肌断端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可阻止断端的回缩,这样缓慢的切开肛周括约肌,边切割边修复,不致于引起肛门失禁,可较大程度保护肛门功能。
目前,传统挂线材料多采用橡皮筋、手套胶圈、丝线等,紧线步骤繁琐,往往需双人操作,收紧需丝线结扎,丝线残留在挂线处,粪渍易残留于丝线表面,且橡皮筋表面不规则,不易清洁,导致病菌滋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紧线、不易积累粪渍的用于肛瘘及肛周脓肿的挂线。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肛瘘及肛周脓肿的挂线,包括:
弹性线体,其两端分别为头部以及尾部;
头圈,其设置在所述头部上,所述头圈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圆周壁上设有多个向心性凸起颗粒,所述尾部穿过所述通孔并通过所述向心性凸起颗粒紧箍后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向心性凸起颗粒沿着所述通孔的圆周壁呈等间距环形排布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向心性凸起颗粒的凸起端之间留有距离并形成中央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部的横截面直径由头至尾逐渐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部的尾端横截面直径与所述中央孔的直径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线体的外周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引流槽,所述引流槽沿着所述弹性线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槽设有弧形底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圈以及所述向心性凸起颗粒均为弹性件,所述头圈、所述向心性凸起颗粒以及所述弹性线体一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线体划有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弹性线体的尾部穿过头圈的通孔后与向心性凸起颗粒紧箍后固定,形成闭环结构,通过将需挂线的组织卡在闭环结构内,即可实现病变处的挂线,并且术中、术后的挂线松紧程度均可单人进行调节,提高了调节时的便捷性以及手术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未经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791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泡剂生产用分级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抽血室样本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