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极耳及锂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78090.8 | 申请日: | 2021-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7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良;叶茂鹏;曹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531 | 分类号: | H01M50/531;H01M10/0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建 |
| 地址: | 523795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极耳及锂电池,其中所述极耳的加强区域内成型有加强凸起群,所述加强凸起群铺满所述加强区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极耳及锂电池,通过在极耳的加强区域内冲压成型铺满所述加强区域的加强凸起群,可同时提升极耳在横向及纵向这两个方向上的抗翻折强度,解决模切(或激光切)及卷绕过程中极耳易翻折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电池生产效率及良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极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极耳及锂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行业的不断发展,通过使用极薄锂电箔材制造动力电池,以在电芯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活性材料的能量密度提升,从而加大电池容量,提高新能源动力汽车续航里程已是大势所趋。然而,随着箔材的减薄,极耳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模切(或激光切)及卷绕工序中,容易出现翻折甚至撕裂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电池生产效率及良率。
现有技术是用抚平装置、静电吸附、真空吸附等方式使极耳贴合过辊,以减少极耳翻折概率的,然而由于极耳本身的强度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未能真正解决极耳翻折问题。目前,为增加极耳的强度,通用做法是在模切(或激光切)之前,在极耳上设置加强筋,旨在通过加工硬化方式,增强极耳强度,但由于加强筋的设计样式比较简单、随意,并没有考虑在极耳的横向与纵向这两个方向上同时提升强度,因此在后工序生产过程中仍存在极耳翻折的问题,从而还是无法保证电池生产效率和良率。
以上信息作为背景信息给出只是为了辅助理解本公开,并没有确定或者承认任意上述内容是否可用作相对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极耳及锂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极耳,所述极耳的加强区域内成型有加强凸起群,所述加强凸起群铺满所述加强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锂电池极耳中,所述加强区域位于所述极耳的顶部与底部之间;
所述加强区域与所述极耳的顶部留有第一设定距离,所述加强区域与所述极耳的底部留有第二设定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锂电池极耳中,所述第一设定距离为1mm,所述第二设定距离为2mm。
进一步地,所述锂电池极耳中,所述加强凸起群由若干个呈几字形的加强筋组成;
若干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极耳的宽度方向分布,且相邻的所述加强筋之间首尾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锂电池极耳中,所述加强凸起群由若干个呈两端窄中间宽的形状的加强筋组成;
若干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极耳的宽度方向分布,且相邻的所述加强筋之间存在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锂电池极耳中,所述加强凸起群由若干个呈两端浅中间深的形状的加强筋组成;
若干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极耳的宽度方向分布,且相邻的所述加强筋之间存在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锂电池极耳中,所述加强凸起群由若干个呈菱形的加强筋组成;
若干个所述加强筋呈网格状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锂电池极耳中,所述加强凸起群的成型方式为冲压成型、贴胶成型、焊接成型中的任意一种。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设置在所述正极片上的正极极耳以及设置在所述负极片上的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和/或所述负极极耳为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锂电池极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78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筑路用物料提升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