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染用开幅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72417.0 | 申请日: | 2021-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4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丁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宸纺织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23/34 | 分类号: | B65H23/34;D06C15/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商和专律师事务所 32444 | 代理人: | 岑志剑 |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用开幅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彩钢板安装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染用开幅设备,包括移动装置与升降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上端表面与升降装置下端表面焊接固定,所述移动装置下端设置有展平装置,所述展平装置下端表面与移动装置上端表面固定连接,通过对加热元件进行预加热,加热元件产生的热能传递到导热垫上,然后把印染物品放置在展平板上,通过导布辊所产生的张力变化对放置在展平板上的印染物品进行展开,通过导热垫对展平板上的印染物品进行烘干处理,使得对印染物品在前道工序出现的褶皱现象进行烘干展平,本装置操作简单快捷,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染用开幅设备。
背景技术
纺织印染行业通常需要对圆筒布进行开幅,这就需要用到对中开幅展开设备。对中开幅展开设备可以让布料整体变得平整,同时减少布料的左右偏移,在对中开幅展开设备的前后通常要设置多组导布辊,当布料卷绕导布辊滑行时,产生卷绕摩擦力,使得布料引出端张力大于进入端张力。利用布料卷绕导布辊时产生的张力变化使得布料展开,达到平整布料,然而现有的印染用开幅设备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于的现有的开幅设备只是简单的对印染物品进行展开,然而对于一些印染物品在前道加工工序出现的褶皱现象无法做到展开平整,需要人工对印染物品进行烫熨,不仅仅增加了大量劳动力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染用开幅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染用开幅设备,包括移动装置与升降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上端表面与升降装置下端表面焊接固定,所述移动装置下端设置有展平装置,所述展平装置下端表面与移动装置上端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万向轮与托板,所述万向轮上端固定设置有中间连接板,所述中间连接板内部贯穿设置有稳固螺栓,所述中间连接板通过稳固螺栓与托板固定连接,所述万向轮一侧设置有锁止阀,所述锁止阀一端与万向轮一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组件与烘干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上端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下端表面与升降组件上端表面焊接固定,所述两组立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烘干组件。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箱体与电机,所述电机下端固定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电机座通过固定螺栓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上端设置有螺杆,所述电机与螺杆之间设置与联轴器,所述电机上端通过联轴器与螺杆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杆另一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贯穿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螺杆通过轴孔配合与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杆外端沿中心轴方向设置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通过螺纹配合与螺杆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块两端固定设置有滑块。
优选的,所述滑块下端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轨下端与箱体内壁焊接固定,所述螺纹块上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螺纹块上端表面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下端表面与连接杆另一端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紧固板与加热元件,所述紧固板内部贯穿设置紧固螺栓,所述紧固板通过紧固螺栓与立板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元件下端设置有导热垫安装盒,所述导热垫安装盒上端表面与加热元件固定连接,所述导热垫安装盒内部设置有导热垫,所述导热垫内部贯穿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导热垫通过锁紧螺栓与导热垫安装盒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展平装置包括端板与连接板,所述端板内部贯穿设置有拧紧螺栓,所述端板通过拧紧螺栓与托板固定连接,所述端板上端固定设置有展平固定板,所述展平固定板一侧与连接板一端表面焊接,所述两组连接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展平板,所述展平板外形呈圆弧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宸纺织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未经中宸纺织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724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