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升机双向阻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71125.5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79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卫;田贵磊;张自忠;刘煜;吴泽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德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11/00;B66B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杨学强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双向 阻挡 装置 | ||
一种提升机双向阻挡装置,属于提升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设于提升机轿厢与输送台之间的定位板及阻挡机构,阻挡机构包括支撑架、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上端的挡板、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下端的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挡板端部及第一连接杆端部的第二连接杆、设于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连接处的抵推件、设于第一连接杆与支撑架转动连接处的复位扭簧,复位扭簧的一端抵触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连杆轴。本实用新型阻挡作用稳定可靠,同时解除阻挡的动作稳定高效,能够有效确保提升机的安全性及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机双向阻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提升机外输送线多使用光电传感器来感应货物位置,从而通过程序控制电机的停止转动,使货物停在合适位置。但是,该结构对光电传感器要求较高,而且当光电传感器发生故障时,由于没有其他防护措施,货物就会冲入提升机内,造成损失及伤害。
目前,也有一些机械阻挡机构,如专利号为ZL202022164449.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提升机用阻挡连杆机构,包括提升机框架、阻挡连杆、货箱升降框架、撞块、轿厢和转轴;货箱升降框架设置在升机框架内部,货箱升降框架竖直设置;轿厢滑动设置在货箱升降框架内并沿竖直方向升降;阻挡连杆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升机框架上,并位于升机框架朝向货箱升降框架的一侧;阻挡连杆包括一体化设置的撞击段和重力段,撞击段和重力段之间夹角为钝角;转轴位于撞击段和重力段交接处;撞块垂直设置在轿厢的端部,并指向升机框架;撞块位于撞击段的正上方。但是该结构仅仅依靠阻挡连杆的自重进行复位,而轿厢在运动过程中很可能会造成阻挡连杆发生自转,从而影响其阻挡作用的稳定性,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升机双向阻挡装置,其阻挡作用稳定可靠,同时解除阻挡的动作稳定高效,能够有效确保提升机的安全性及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升机双向阻挡装置,包括设于提升机轿厢与输送台之间的定位板及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支撑架、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上端的挡板、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下端的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挡板端部及第一连接杆端部的第二连接杆、设于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连接处的抵推件、设于第一连接杆与支撑架转动连接处的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抵触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连杆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提升机轿厢未与输送台平齐时,即定位板未推动或未完全推动抵推件,阻挡机构在复位扭簧对连杆轴的作用下处于复位状态,即两根连接杆处于相对竖直的状态下,而挡板在两根连接杆的支撑作用下处于伸出状态,即挡板的端部伸出支撑架的上端,起到阻挡货物的作用;当提升机轿厢与输送台平齐时,即定位板完全推动抵推件,抵推件带动着连杆轴克服扭簧的力而将连杆轴压向一侧,此时两根连接杆处于相对弯折的状态,而挡板在两根连接杆的拉动作用下处于收缩状态,即挡板的端部缩于支撑架内,以使得货物能够顺利自输送台进入提升机,或从提升机进入输送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板、设于立板下部靠近所述定位板一侧的连接板、设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立板一端的限位板,所述连杆轴设于所述立板与限位板之间。所述结构简单合理,通过立板与限位板来限制连杆轴的活动范围,确保阻挡机构动作的稳定性;其中,挡板转动连接于立板的上端,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于连接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支撑架的连接点设于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限位板的一侧,所述挡板与第二连接杆的连接点距所述立板的距离小于所述限位板距所述立板的距离。所述结构使得阻挡机构在复位状态下时,连杆轴相较于第一连接杆与支撑架的连接点,及第二连接杆与挡板的连接点均更加靠近限位板,即两根连接杆处于连接点朝向限位板的弯折结构,使得货物作用在挡板上的力无法使连杆轴向立板的一侧移动,而只会增加两根连接杆的连接点与限位板之间的压力,从而确保阻挡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德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德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711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