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68567.4 | 申请日: | 2021-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6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希;方万刚;范城海;赵小龙;赵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B1/343;E04G21/32;A62C13/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侯文龙;王灵灵 |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休息 一体化 移动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其包括侧架:所述侧架由三个方钢组成,所述侧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侧架的内侧设置有两个休憩机构,所述侧架的内侧设置有消防机构,所述侧架的底部连接有三个可转动的可锁式万向轮。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架一和防护架二可对施工人员的上方进行防护,同时休息座可供施工人员休息,灭火器本体和灭烟台本体的设置又可避免工人吸游烟现象的产生,即达到了安全性高的目的,该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具备安全性高的优点,能满足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要求,又能满足消防管理要求,绿色环保,美观大方,安全可靠,又灵活便捷,还可周转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施工规模的扩大,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高度越来越高,结构施工也更加复杂多样,各种临边洞口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从空中坠落物体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损坏施工设备,所以高层建筑的安全通道的防护是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重点。
目前建筑工地一般采用钢管、角钢等材料焊接制成框架,在框架的顶端放上模板等防护板,做成简易的防护棚,一方面这种防护棚存在缺点一:拆除后钢管、角钢等材料成为废钢铁,不能重复利用,造成较大浪费,增大了施工成本;缺点二:防护棚自身不牢固,实际使用中防贯穿效果较差,不能有效保护棚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缺点三:不能灵活运用,当作业地点发生移动时,已安装的防护棚就失去作用,必须拆除后重新安装;缺点四:不能满足施工美观、绿色、环保等要求。
另一方面建筑施工现场消防措施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管理目标,建筑施工现场一般存在多处易燃易爆材料区,由于建筑施工现场未规定特定休息平台或休息平台距离施工现场距离较远,间接导致施工人员吸游烟现象的产生,对消防管理造成很大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解决了以上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其包括两个侧架:所述侧架由三个方钢组成,所述侧架的内侧设置有两个休憩机构,所述侧架的内侧设置有消防机构,所述侧架的底部连接有三个可转动的可锁式万向轮,两个侧架之间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含有固定于防护架二顶部的若干个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腔连接有可活动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贯穿至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进一步:所述休憩机构包含有焊接于侧架内侧底部的两个休息座,所述休息座的内腔焊接有若干个加固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进一步:所述休息座的顶部可铺设硬塑材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进一步:所述消防机构包含有安装于侧架内侧且位于两个休息座之间的灭火器本体,所述灭火器本体的顶部放置有灭烟台本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进一步:所述灭火器本体与灭烟台本体的表面均采用铁皮制作,且灭火器本体与灭烟台本体之间为可拆卸安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进一步:所述防护组件包含有焊接于两个侧架之间的防护架一和防护架二,所述防护架二位于防护架一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进一步:所述防护架二的顶部可采用压型钢板搭设,所述防护架二的中部高于防护架二的两侧,所述防护架二整体呈屋顶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防护与休息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棚,进一步:所述防护架一的顶部可采用彩钢瓦等材料搭设,底部可做装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685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推手装置的反应室
 - 下一篇:一种高舒适性婴儿凉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