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锦鲤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65630.9 | 申请日: | 2021-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52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蒋世波;刘博;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唐王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80;A01G31/06;A01G31/02;C02F9/14;C02F10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识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75 | 代理人: | 曾庆国 |
| 地址: | 266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锦鲤 共生 循环 养殖 系统 | ||
1.一种锦鲤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锦鲤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1)、水质处理系统和水培蔬菜系统;
所述的养殖池(1)池底中央设置排水口(5.1),通过连通管(10)连通水质处理系统;
所述水质处理系统包含净化池和泵池(2.5);所述的泵池(2.5)将水由回水泵(2.7)通过回水管(2.8)泵入养殖池(1),从而完成水体的循环;
所述水培蔬菜系统设置在水质处理系统的上方,共分为3层,最下面第一层为漂浮培层(3.1),第二层为浅液流水培层(3.2),第三层为深液流水培层(3.3);
所述的水培蔬菜系统为系统框架支撑,系统框架采用塑料或木质材料做成的平台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锦鲤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池(1)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水泥池,水池深度1.8-2m左右;养殖池的大小20~50m2;池体四角做圆弧处理,池底为圆弧底,坡度为2-3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锦鲤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池(1)为砖混泥土结构,池底钢网,池内表层做防水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锦鲤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池(1)底铺设纳米气石增氧设备,所述的养殖池(1)边设置自动投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锦鲤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池包括沉淀池(2.1)、弹性滤料生物滤池(2.2)、浮性滤料生物滤池(2.3)和紫外线杀菌系统池(2.4);所述沉淀池(2.1)设在养殖池一侧,沉淀池(2.1)底部排水口(5.2)处设置排污管(8),所述的排污管(8)与排水口(5.1)通过连通管(10)连通,排污管(8)末端设置阀门A(7.1)控制将沉淀物排出系统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锦鲤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滤料生物滤池(2.2)内置弹性生物滤料,材质为毛刷、生化棉;所述浮性滤料生物滤池(2.3)底部设曝气盘,上部放置浮性多孔滤料;紫外线杀菌系统池(2.4)设置过流式紫外杀菌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锦鲤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2.1)一端设置上水泵(2.6)及管道,从沉淀池(2.1)内将水通过上水泵(2.6)由上水管(4)泵至浅液流水培层(3.2)和深液流水培层(3.3);所述的上水管(4)末端设置阀门B(7.2)对水流进行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锦鲤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2.1)、弹性滤料生物滤池(2.2)、浮性滤料生物滤池(2.3)和紫外线杀菌系统池(2.4)和泵池(2.5)通过隔板(9)隔断,所述的隔板(9)为双层错位隔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锦鲤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浅液流水培层(3.2)和深液流水培层(3.3)末端设置排水管(6)联通至泵池(2.5)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锦鲤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浅液流水培层(3.2)与深液流水培层(3.3)的托架内放置栽培用漂浮板,漂浮培层(3.1)是直接在水质处理系统的上层放置栽培用漂浮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唐王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唐王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656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