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巴车架全铝合金榫卯式硬点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64992.6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06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宗志坚;刘华荣;龙飞永;梁佳宁;贤锦章;覃星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南宁华数轻量化电动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11;B62D27/02;B62D29/00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来临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巴 车架 铝合金 榫卯式硬点 组件 | ||
一种小巴车架全铝合金榫卯式硬点组件,包括板簧前支座、板簧后支座和减震器支座,均为挤压铝型材经过机加工制造而成,纵梁为截面竖向多腔体铝型材,型材截面从上至下隔为若干个型腔。本实用新型通过板簧支座和减震器支座与纵梁之间形成U形榫卯接触面,在接触面上涂胶并通过螺栓拉紧固定,达到将支座与车架纵梁紧密结合的目的,同时,在硬点组件上设计各类销轴配合结构,达到安装底盘板簧系统和避震系统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巴车架全铝合金榫卯式硬点组件。
背景技术
车架是整个车身结构中最重要的结构单元,在车架上,需要安装诸如减震器、板簧、电机和转向等部件,这些部件的支承结构通常称为硬点结构,主要布置在车架大梁上。
传统的钢制车架上所安装的硬点构件通常为铸钢或者锻钢材质,并通过螺栓、铆接或焊接直接安装固定在车架上、且大部分安装在钢制大梁上。为了减轻车架重量,车架的铝合金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是,在铝合金车架上不能简单沿用钢结构的硬点结构以及安装方法,其主要原因是:1)钢硬点与铝合金结构之间如果采用螺接或铆钉连接方式,会在连接点局部产生很大的接触应力,极易超出铝合金的承受能力;2)钢硬点与铝合金结构接触后,在接触面容易形成电化学腐蚀,影响构件寿命。因此,急需开发全新结构、全新连接方式的铝合金硬点系统。
查询到关于车架铝合金硬点的公开文献如下:关键词,硬点、铝合金
1、一种铝合金汽车底盘硬点系统及汽车;申请号:CN201810985616.7;申请人:武汉智能控制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一种铝合金汽车底盘硬点系统及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车架,前板簧前支座,前板簧后支座,后板簧前支座,后板簧后支座,电机硬点支座,转向硬点支座。车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第一组合横臂、第二组合横臂、第三组合横臂和第四组合横臂,四者从前至后依次榫卯连接并固定于左纵梁和右纵梁上。前板簧前支座连接于第一组合横臂。前板簧后支座连接于第二组合横臂。后板簧前支座连接于第三组合横臂。后板簧后支座连接于第四组合横臂。电机硬点支座固定于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电机硬点支座固定于左纵梁或右纵梁。这种铝合金汽车底盘硬点系统,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具有很好的硬点刚度和强度。
2、一种汽车悬架支座结构;申请号:CN201610581140.1;申请人: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 东莞三新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摘要:一种汽车悬架支座结构,包括轴套本体,轴套本体内部开设有贯穿自身轴线的套孔,轴套本体通过套孔安装固定于车身的型材梁,轴套本体设置有用于安装摆动件的安装耳片,安装耳片设置有轴孔,摆动件通过轴孔转动连接于安装耳片,该支座结构具备简单紧凑、安装定位精度高、制造装配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多种悬架的支座定位,通过优化连接件的拓扑结构和尺寸,可以减轻车身重量,采用本发明的支座结构,可以方便可靠地将汽车悬挂系统安装到车身结构上,并保证悬架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从而保证汽车的安全性。采用上述汽车悬架支座结构的汽车悬挂系统,具备重量轻、灵敏性好、结构简单、节省空间等特点。
以上为本申请人和相关开发设计单位进行的前代设计,包括了前板簧前支座,前板簧后支座,后板簧前支座,后板簧后支座,电机硬点支座,转向硬点支座。在此前设计的铝合金板簧支座有如下缺点:1)专利2仍采用钢材硬点,将钢硬点焊接在钢制前后底盘支架上,未实现硬点的铝合金化;2)专利1实现了硬点铝合金化,但是将铝合金板簧硬点布置在组合横梁上,结构比较复杂,制造装配工艺比较困难;3)专利1、2的板簧硬点和减震器支座均未直接安装在纵梁上,导致受力的传递路线长,承载能力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小巴车架全铝合金榫卯式硬点组件,与竖向多腔体纵梁型材结构结合,将板簧支座和减震器支座简化成专门的型材结构,并直接安装在纵梁上,形成U型榫卯接触配合,再通过螺栓和接触面打胶的方式进行固定,最终达到将支座与车架纵梁紧密结合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南宁华数轻量化电动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南宁华数轻量化电动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649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生儿腹部伤口造口用护理服
- 下一篇:全铝合金轻量化小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