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推钢式加热炉退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64276.8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25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伟;崔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高锡明 |
地址: | 0644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推钢式 加热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推钢式加热炉退钢装置,其包括若干个骨架,和若干个将骨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销;所述骨架包括至少两根钢柱,所述钢柱并排设置并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骨架平放时,钢柱的底部为圆弧状;所述钢柱的上部或侧上部向下开有连接槽,在连接槽内向下开有连接孔;所述连接销包括上部的销块,销块的下部设有销头;所述骨架并排设置时,所述销块插入相邻钢柱的连接槽内、销头插入相邻钢柱的连接孔内。本退钢装置可在加热炉即时使用、即时可以退出,不受炉内温度的影响;具有迅速快捷、安全实用的特点;从顶钢出炉到退出炉外,时间在6小时左右,加热炉整体检修时间较普通凉炉检修提前5~6天,人工使用成本也大大减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炉退钢装置,尤其是一种新型推钢式加热炉退钢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铁企业生产工艺中,轧钢厂加热炉是一种密闭的高温炉窑,它的作用是将炼钢厂运送过来的钢坯进行加热到一定的工艺要求温度,出炉后输送至轧机进行轧制(压力变形),最后形成一定规格和形状的产品,钢坯从加热炉进料端由外力输送至加热炉内进行加热,完成一定的加热制度后,钢坯由加热炉出料端出来,完成钢坯在炉内的加热循环。
将钢坯由炉外输送至炉内的过程需要使用外力,这种外力一般使用步进式机械运动和推钢形式,通过炉内和炉外连接在一起的炉体管道作为支撑架构进行输送。
目前钢铁企业对推钢式加热炉在检修时处理钢坯出炉的形式,普遍采用的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使用一般的推钢架子,在进料端将推钢架通过上料台架推到炉内,将炉内钢坯逐渐顶出到出料端从而达到退钢的目的,退钢架子在炉内无法退出,待炉内温度全部降温后,人工进去进行切割后运出炉外,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用过程中缺点如下:1、此退钢架采用方钢或者扁坯钢互相焊接而成为一套,制作数量多套;由于在加热炉刚停炉后即可进行操作,在退钢过程中在炉内高温状况下会出现支撑筋板变形开焊,造成不能使用,成本增加。
2、此退钢装置由于互相之间没有锚链接结构设计,在将钢坯退出加热炉炉外后,退钢架无法进行回退到进料端,只能在高温加热炉内停留至自然降温,等待加热炉内温度降到100℃以下,人工进入到炉内将退钢装置进行切割,运出炉外,这样的操作导致了检修时间和周期增加。
3、在加热炉内温度降到100℃以下,需要人工进入到炉内使用钢丝绳或者链条将退钢架子之间进行连接,从进料端使用天车或者推钢机进行拉拽,从进料端将退钢架拉拽处炉外,由于是人工进入到高温炉内操作,需要多人配合进行,造成人工成本浪费,而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4、此退钢装置后退炉外过程中,由于滑块有倒角,就会卡住滑块,造成阻力增大,退出困难,个别严重的造成滑块与水梁的焊接口开焊,水管产生撕裂、断裂,发生严重事故。所以采用此种退钢方式会造成退出困难和易发生不应有的水管事故。
5、采用此退钢装置由于使用钢丝绳或者链条进行操作,回退过程中阻力增加,造成钢丝绳或者链条使用数量增加,成本升高,甚至会造成在拉拽过程中出现断裂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另一种方式是在炉内温度下降后,人工进入炉内,使用钢丝绳将钢坯端部挂住,从进料端(有的也可以通过出料端)炉外的定滑轮装置连接,借助天车的力量,将钢坯倒拉回至上料台架(或出钢炕面),达到退钢的目的。这种退钢装置结构简单,但存在下述缺点:1、使用此退钢装置由于人员需要进入到加热炉进行操作,加热炉内温度必须在100℃以下,从加热炉停炉到炉内温度100℃以下,由于炉内全部为钢坯,凉炉冷却自然降温时间约6~8天,加热炉凉炉时间长,整体检修周期长,检修时间成本较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64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警用装备柜
- 下一篇:一种全铝合金车辆榫卯式侧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