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病采集用一次性软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59470.7 | 申请日: | 2021-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5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肖仕珊;朱红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A61B5/15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龙;朱法恒 |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病 采集 一次性 软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病采集用一次性软管,包括软管本体,其为整个装置安装基座,所述软管本体内固定有防回流结构弹性薄膜,且软管本体上固定有固定板;防护盒,固定在所述软管本体上实现密封防护作用,且防护盒下端开设有圆孔,并且防护盒上固定有用于定位的限位齿;活动板,滑动连接在所述防护盒内,且活动板与软管本体相互连接,并且活动板上连接调节机构压板。该血液病采集用一次性软管,采用可限位的弹性伸缩安装机构实现对针头的固定,可以在使用时使针头推出实现正常采血作用,在不使用时对针头进行收纳避免针头暴露在外对人员造成损伤,配合固定机构,可以实现对软管的固定作用,使操作更加方便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血液病采集用一次性软管。
背景技术
采血用一次性软管主要由针头和软管组成,用于对人体的穿刺和实现血液的导流作用,由于血液病存在一定的传染性,所以现有的采血用一次性软管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缺陷,就比如;
如公开号CN211131100U的一种穿刺型动脉采血针,包括采血针筒、采血针头、连接采血针筒与采血针头的采血软管和夹持采血软管的卡扣,所述采血针筒的端部与采血软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采血软管的左端与采血针头固定连接,所述采血针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蝶翼,所述采血软管的表面设有扣合连接的卡扣,所述卡扣的呈开口式扣合连接;
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还存在:
1.当采血针头拔出后直接暴露在外,缺乏防护机构,易对医护人员造成损害,且由于压强原因,软管内的部分血液可能产生倒流现象;
2.在采血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长时间用手进行扶持,不便对导管进行固定等问题;
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病采集用一次性软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便对针头进行收纳防护和不便对导管进行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液病采集用一次性软管,包括:
软管本体,其为整个装置安装基座,所述软管本体内固定有防回流结构弹性薄膜,且软管本体上固定有固定板;
防护盒,固定在所述软管本体上实现密封防护作用,且防护盒下端开设有圆孔,并且防护盒上固定有用于定位的限位齿;
活动板,滑动连接在所述防护盒内,且活动板与软管本体相互连接,并且活动板上连接调节机构压板,所述压板上垂直固定有推板。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上还设置有滑块、第一弹簧和针头;
滑块,固定在所述活动板上;
第一弹簧,对称固定在所述活动板上提供复位作用力,且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在防护盒上;
针头,固定在所述活动板上,且针头贯穿活动板与软管本体相互连接,通过上述机构,可以在使用完该一次性软管后,使针头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收缩入防护盒内保存,避免针头暴露。
优选的,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防护盒上,且滑块为“T”型结构,在活动板进行移动时,通过滑块与防护盒之间的滑动限位作用,保证活动板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压板通过柱状轴转动连接在活动板上,且压板上还固定有用于复位的第一扭力弹簧,并且第一扭力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活动板上,通过压板的转动和第一扭力弹簧的弹性作用,是实现对针头进行限位的基础保障。
优选的,所述压板上还等间距设置有用于定位的斜齿,且斜齿与限位齿之间相互卡合实现定位作用,并且斜齿与限位齿均为倾斜结构,通过斜齿与限位齿之间的卡合作用实现对针头的定位,保证采血过程中针头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未经贵州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594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科检查用眼压计
- 下一篇:一种综合护理用药片碾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