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水雾水幕灭火喷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56166.7 | 申请日: | 2021-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71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赖艳萍;柴振元;赖维;李陈;金翔;胡海涛;万子鸣;胡杨;韩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2C31/03 | 分类号: | A62C31/03;A62C31/28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霍慧慧 |
| 地址: | 30038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雾 水幕 灭火 喷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水雾水幕灭火喷头,包括灭火喷头本体,与灭火喷头本体连通的连接管,所述灭火喷头本体和连接管通过活动连接装置相互连接,所述灭火喷头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灭火喷头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延伸至连接管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叶轮,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叶轮底部的支撑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流冲击过程中与叶轮接触并推动叶轮旋转,叶轮通过传动杆和支架带动灭火喷头本体旋转,从而达到提高灭火喷头本体表面水雾喷洒范围和均匀度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灭火喷头喷射均匀度较低,无法满足无死角水幕的形成需求,严重影响了灭火喷头压制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喷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细水雾水幕灭火喷头。
背景技术
灭火喷头是一种将高压水流转换为水雾对火焰进行压制的装置,但是现有灭火喷头喷射均匀度较低,无法满足无死角水幕的形成需求,严重影响了灭火喷头的压制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水雾水幕灭火喷头,具备提高喷洒均匀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灭火喷头喷射均匀度较低,无法满足无死角水幕的形成需求,严重影响了灭火喷头压制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细水雾水幕灭火喷头,包括灭火喷头本体及与灭火喷头本体连通的连接管;所述灭火喷头本体和连接管通过活动连接装置相互连接,所述灭火喷头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灭火喷头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延伸至连接管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叶轮。
而且,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叶轮底部的支撑框,所述传动杆的底端贯穿至支撑框的内部并与支撑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而且,所述叶轮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排列在支撑框和支架之间。
而且,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远离支架的一侧与连接管的内表面接触,所述密封环的材质为硅胶。
而且,所述活动连接装置是固定连接在灭火喷头本体底部的轴套,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延伸至轴套的内部并与轴套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而且,所述轴套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灭火喷头本体的表面开设有弧槽,所述定位板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位于弧槽内部的滚珠,所述滚珠与弧槽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流冲击过程中与叶轮接触并推动叶轮旋转,叶轮通过传动杆和支架带动灭火喷头本体旋转,从而达到提高灭火喷头本体表面水雾喷洒范围和均匀度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灭火喷头喷射均匀度较低,无法满足无死角水幕的形成需求,严重影响了灭火喷头压制效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框,能够对传动杆进行支撑,防止传动杆受到水流冲击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叶轮,能够充分对高速水流进行利用,提高水流与叶轮的接触面积,便于叶轮对扭力进行传递。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环,能够利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提高连接管与灭火喷头本体连接处之间的密封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轴承与轴套,能够降低灭火喷头本体和连接管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灭火喷头本体进行旋转。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板、弧槽和滚珠,能够将轴套与灭火喷头本体进行连接,防止轴套与灭火喷头本体脱离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561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吊篮及高空作业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单层吹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