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CU临床用辅助起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52228.7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1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葛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5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朱琳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cu 临床 辅助 起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ICU临床用辅助起身装置,属于床技术领域,它是由主体和调节装置构成的,所述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栏杆,所述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连接块的内壁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板和调节齿轮,所述调节板与主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齿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装置,能够将主体使用时进行角度调节,进而避免护理时通过医护人员对使用者进行托举,效率低下,影响医护操作进行的问题,确保医护操作的正常进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ICU临床用辅助起身装置,属于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床一般在卧室、宿舍、病房、旅馆等场所使用,通常用以满足人类日常睡觉,有的也可记录监测体重,设计趋向智能。旧时通常以木材为材料,坚固、实用,现在也可用不锈钢、金属为主要材料。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目前大多医护人员通过对使用者托举进行护理操作,效率低下,影响医护操作进行的问题,不利于医护操作的正常进行,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对此需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大多医护人员通过对使用者托举进行护理操作,效率低下,影响医护操作进行的问题,不利于医护操作的正常进行,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ICU临床用辅助起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ICU临床用辅助起身装置,它是由主体和调节装置构成的,所述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栏杆,所述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连接块的内壁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板和调节齿轮,所述调节板与主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齿条,所述调节板远离调节齿条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拉伸板,所述调节齿轮与。
所述调节齿轮的内壁贯穿并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调节杆。
所述连接块的内壁开设有与固定杆相同形状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杆与固定槽相适配,所述调节杆远离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所述支杆的内壁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移动块和固定块,所述移动块与支杆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与支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的内壁转动链接有轮子。
所述支杆的内壁贯穿并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远离限位杆的一侧与支杆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远离固定柱的一侧与固定块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拉杆与固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调节装置,设备使用前,使用者将调节杆向靠近主体的方向移动,调节杆位移,推动固定杆脱离调节齿轮,调节杆与调节齿轮相结合,转动把手,把手带动调节杆旋转,调节杆带动调节齿轮转动,调节齿轮转动带动调节齿条位移,调节齿条带动调节板转动,调节至合适角度,向远离主体的方向拉动调节杆,使其带动固定杆位移与调节齿轮重合,完成对设备的调节与固定,通过设置调节装置,能够将主体使用时进行角度调节,进而避免护理时通过医护人员对使用者进行托举,效率低下,影响医护操作进行的问题,确保医护操作的正常进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522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排放网格化监测仪
- 下一篇:一种大田水肥一体化首部枢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