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度可控的动态结晶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47569.5 | 申请日: | 2021-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4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先进;刘华华;邱凯;汪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蓝宏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领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8 | 代理人: | 吴悠 |
| 地址: | 43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可控 动态 结晶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度可控的动态结晶设备,包括反应釜、加热棒、温度传感器、控制台和电机,所述反应釜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通过固定块固定安装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形状为U型,所述第二空腔靠近第二空腔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应釜外壁一端,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反应釜顶部中心,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外壁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上设置有打乱机构,所述反应釜底部中心设置有排料管。相比较现有装置而言,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溶液之间热量传导,防止溶液内外部受热不均一,从而能够准确监测溶液受热结晶的温度,进行温度调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可控的动态结晶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反应釜一般采用电加热或者加热液加热,加热不够均匀,需安装多个温控器来检测结晶时的温度,存在溶液局部过热现象,不能有效的进行升温或降温控制。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温度可控的动态结晶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度可控的动态结晶设备,包括反应釜、加热棒、温度传感器、控制台和电机,所述反应釜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通过固定块固定安装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形状为U型,所述第二空腔靠近第二空腔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应釜外壁一端,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反应釜顶部中心,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外壁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上设置有打乱机构,所述反应釜底部中心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顶端与所述第一空腔相接通,所述转动辊一端延伸至所述排料管内的部分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打乱机构包括圆杆,所述圆杆固定在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上,所述圆杆一端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外壁设置有打乱叶,所述打乱叶呈对称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空腔靠近所述反应釜外壁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第二空腔内部底端设置有导料台。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棒和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台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顶部一端设置有进料管。
进一步的,所述排料管外壁一端设置有开关阀。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底部两端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呈对称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加热棒对第一空腔内加热,热量传递到第二空腔内的溶液吸收,同时启动电机带动转动辊转动,使第一搅拌叶片对溶液搅拌受热,通过第一搅拌叶片搅拌溶液形成的涡旋被打乱叶转动给打散,提高溶液之间热量传导,防止溶液形成漩涡导致溶液内外部受热不均一,从而能够使温度传感器准确监测溶液受热结晶的温度,从而通过控制台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改变加热棒的功率。
2、通过第二搅拌叶片能够防止溶液结晶后导致排料管堵塞的情况,通过导料台能够方便晶体排出。
3、通过隔热层能够防止热量外散,降低其能量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温度可控的动态结晶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温度可控的动态结晶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温度可控的动态结晶设备的排料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温度可控的动态结晶设备的打乱机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蓝宏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蓝宏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475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婴儿暖箱
- 下一篇:一种自动拉丝机的高效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