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养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46530.1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11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黎光军;张伟雄;邓德员;莫天芳;徐宁波;李梓轩;陈舟;卢汉文;陈泽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钢构工程有限公司;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甘永恒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养护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养护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养护系统包括控温管道,控温管道设置于混凝土构件的内部。降温段设置于混凝土构件的内部的下部,加热段设置于混凝土构件的内部的上部,混凝土养护系统工作时,降温段中的冷却件能够降低混凝土构件的内部的下部的温度,加热段中的加热件能够提升混凝土构件的内部的上部的温度,从而能够减少混凝土构件内部上下两侧之间的温差,避免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本实用新型中的混凝土养护系统,相对传统的水冷却养护系统,加热段、降温段的功率能够通过电流调节改变,调节效率更高,从而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并且更利于精确调整加热段和降温段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养护系统。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会因为水泥的水化热作用而导致内部出现温差。大体积的混凝土构件的底部的水化热作用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混凝土构件容易因内部温差过大而产生收缩裂缝。目前,混凝土构件的养护主要采用向设置于混凝土构件内部的管道灌注冷却水的方式,通过冷却水的流动消化混凝土构件内部的水泥水热化产生的热能。但水的传热效率有限,无法迅速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凝土养护系统,能够减少混凝土构件内的温度差异,提升施工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混凝土养护系统,包括:
多根控温管道,所述控温管道用于设置于混凝土构件的内部,所述控温管道包括多个加热段、多个降温段和多个连接段,所述加热段用于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构件的顶部,所述降温段用于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构件的底部,所述连接段连接于所述降温段和所述降温段之间;
所述加热段的内部设置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能够通过通电而加热;
所述降温段的内部设置有冷却件,所述冷却件能够通过通电而降温,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冷却件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凝土养护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养护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养护系统包括控温管道,控温管道设置于混凝土构件的内部,控温管道包括多个加热段、多个降温段和多个连接段。降温段设置于混凝土构件的内部的下部,加热段设置于混凝土构件的内部的上部,混凝土养护系统工作时,降温段中的冷却件能够降低混凝土构件的内部的下部的温度,加热段中的加热件能够提升混凝土构件的内部的上部的温度,从而能够减少混凝土构件内部两侧之间的温差,避免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本实用新型中的混凝土养护系统,相对传统的水冷却养护系统,加热段、降温段的功率能够通过电流调节改变,调节效率更高,从而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并且更利于精确调整加热段和降温段的温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温管道的截面形状为菱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温管道的四个边角位置均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贴合于所述控温管道的内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段的内部和所述降温段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包裹于所述加热件或所述冷却件,所述加热段的内部的导热层与所述加热段的内壁贴合,所述降温段的内部的导热层与所述降温段的内壁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加热段的内壁胶粘连接,所述冷却件与所述降温段的内壁胶粘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段的制成材料为复合型高分子导电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件为半导体制冷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段的外壁和所述降温段的外壁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钢构工程有限公司;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钢构工程有限公司;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46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检测接口电路
- 下一篇:一种可翻转的智能防水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