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止血肛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44188.1 | 申请日: | 2021-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6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崔巍;郭方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毛凯 |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血肛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管件,且在管件内设置有排气排便通道;充放气接口,通过导管与管件相连,其中,充放气接口的一端连接有注射器,充放气接口的另一端与排气排便通道相连通;引流接口,与管件相连,其中,引流接口的一端连接有引流袋,引流接口的另一端与排气排便通道相连通;气囊,嵌套于管件上,并与排气排便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止血肛管,通过注射器将空气经排气排便通道注入气囊内,使得气囊膨胀实现加压止血,避免造成患者的二次损伤,提高患者的使用体感,另外,通过排气排便通道将患者肠道内的气体和排泄物顺畅地流入引流袋中,实现患者的正常排气和排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止血肛管。
背景技术
肛管作为一种直结肠外科常用耗材,一般用于长期腹泻、肛周皮肤破损严重或者术后需要保持肠道通畅的病人。一般肛管通常只有最基础的通气功能,且管口较细,经常容易造成堵塞。
目前临床上直肠的止血方法一般采用如下两种方法,其一,采用医用纱布直接填塞止血,而采用这种止血方式容易造成患者的直肠完全被填塞,导致病人无法正常的排气排便,而且由于是完全填塞,属于压迫止血,容易导致二次损伤或加重损伤。其二,采用双腔导尿管的气囊压迫,而采用这样止血方式由于导尿管管腔过小,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造成堵塞,导致无法正常排气排便,而且双腔导尿管的使用需要一直牵引加压,患者的使用体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患者正常的排气排便,且止血效果较好,避免造成二次伤害,提高患者使用体感的止血肛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止血肛管,包括:
管件,且在管件内设置有排气排便通道;
充放气接口,通过导管与管件相连,其中,充放气接口的一端连接有注射器,充放气接口的另一端与排气排便通道相连通;
引流接口,与管件相连,其中,引流接口的一端连接有引流袋,引流接口的另一端与排气排便通道相连通;
气囊,嵌套于管件上,并与排气排便通道相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止血肛管中,充放气接口与引流接口位于管件的同一端,气囊位于管件的另一端,其中,在充放气接口内设置有气阀。
在上述的一种止血肛管中,在气囊和与充放气接口相连的导管之间设置有圆锥体,且圆锥体连接于管件上,其中,圆锥体上朝向气囊一侧的口径较小,圆锥体上朝向充放气接口一侧的口径较大。
在上述的一种止血肛管中,圆锥体上口径较小的一端与管件之间形成卡接配合,圆锥体上口径较大的一端与患者肛门之间形成抵靠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止血肛管中,管件上沿排气排便通道的方向设置有倒刺,其中,圆锥体上设置有与倒刺卡接配合的尖端。
在上述的一种止血肛管中,管件上靠近气囊所在一端设置有引导口。
在上述的一种止血肛管中,引导口的数量为多个,呈环状分布。
在上述的一种止血肛管中,导管与管件呈一体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止血肛管,通过注射器将空气经排气排便通道注入气囊内,使得气囊膨胀实现加压止血,避免造成患者的二次损伤,提高患者的使用体感,另外,通过排气排便通道将患者肠道内的气体和排泄物顺畅地流入引流袋中,实现患者的正常排气和排便。
(2)、通过在管件上连接圆锥体,与充气状态下的气囊相配合,在患者肠道内形成两处“加压位置”,且该两处“加压位置”沿排气排便通道的直线方向分布,从而进一步提高加压止血的效果,进而进一步利于患者的正常排气排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未经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441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