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螺池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43184.1 | 申请日: | 2021-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90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宋荣华;徐学军;赵力娟;孙中森;邱玉艳;胡振飞;徐良;陈爱青;王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8/02 | 分类号: | E02B8/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沉螺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螺池结构。它包括包括设置在沉螺池侧壁之间的拦螺墙,所述拦螺墙沿沉螺池池底向上布置,所述拦螺墙中下部设有用于排泄拦螺墙上游侧积水的放空阀,所述拦螺墙上游侧设有至少一个悬空布置的拦螺梁,所述拦螺梁布置在所述沉螺池侧壁之间。该结构通过拦螺梁和拦螺墙的组合布置,缩短了顺流向距离,占地较小,降低工程投资,同时避免传统药杀钉螺,更加生态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沉螺池结构。
背景技术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本病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13个省、市、自治区的广大地区,受血吸虫感染威胁的人口约1亿。钉螺是血吸虫最大的病原载体,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实践证明,控制钉螺扩散可有效阻断血吸虫病在当地的传播与流行。
水利结合血吸虫病防治主要是通过探讨钉螺在水体中的运动特性和运动规律,取得有关钉螺生物水力学的物理参数、实用公式、沉降和起动流速值域。活钉螺的重率在1.8g/cm3左右,在水温高于15℃的条件下,它们在水面之下1~10cm处缓慢游动,若水流速度突然增大或降低,它们立即向水底沉降。水利血防工程主要包括涵闸水利血防工程措施、堤防水利血防工程措施、灌排渠系水利工程措施等。
沉螺池是涵闸阻螺的常见方式之一,其原理是使沉螺池内水流速度减小,使钉螺在沉螺池中沉落,而不致使钉螺向下游扩散。沉螺池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池中的钉螺进行灭杀和清淤处理,保障沉螺池的顺利运行。现有技术中的沉螺池,如对比文件“CN1673462A”公开了“涵闸及渠道输水工程灭螺方法及沉螺池”,该沉螺池包括三道拦螺墙,结构复杂,顺流向距离较长,占地较大,投资较高,而且采用药杀钉螺,不环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顺流向距离较短、占地较小,投资较低,且能够环保灭杀钉螺的一种沉螺池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沉螺池结构包括设置在沉螺池侧壁之间的拦螺墙,所述拦螺墙沿沉螺池池底向上布置,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拦螺墙中下部设有用于排泄拦螺墙上游侧积水的放空阀,所述拦螺墙上游侧设有至少一个悬空布置的拦螺梁,所述拦螺梁布置在所述沉螺池侧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拦螺梁上端按高于沉螺池内的最高水位设计,下端按低于沉螺池内的最低水位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拦螺墙的高度H1为1.5~2.0m,所述放空阀高度H2为0.3~1.0m。
更进一步地,所述拦螺梁的高度H3大于0.3m,且其下端距离所述沉螺池池底的距离H4小于拦螺墙高度H1+0.1m。
进一步地,所述拦螺墙与拦螺梁之间的距离L1为3~5m。
更进一步地,所述拦螺梁采用橡胶板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所设计的拦螺梁能够使携带钉螺的上水层水流速度突然下降,继而引发钉螺迅速下沉,在钉螺自身重力和缓慢水流的共同作用下,钉螺滑行一段距离后,沉降到下水层,随后又撞击到拦螺墙,被拦螺墙阻拦。
2.拦螺墙中下部设有的放空阀能够将其上游侧的积水排放掉,被拦螺墙截留住的钉螺通过太阳暴晒灭杀或者打捞出来灭杀。
本实用新型的沉螺池结构通过拦螺梁和拦螺墙的组合布置,结构简单,缩短了顺流向距离,占地较小,降低工程投资,同时避免传统药杀钉螺,更加生态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一种沉螺池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的沉螺池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431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箱的加工装置及纸箱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护理病床用可拆式钢制围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