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环保型房建建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39172.1 | 申请日: | 2021-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62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杰;廖东伟;项海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鸿田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隆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0 | 代理人: | 陆滢炎 |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型房建 建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型房建建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箱,所述升降箱的顶部贯穿至底座的外侧,所述升降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贯穿至升降箱的外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底部的两侧均与伸缩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框、保护壳、第二电机、转管、雾化喷头、稳定板、水泵、三通管、限位板、滤尘网、水箱、滤水板和软管,解决了现有房建建筑装置无法快速进行降尘工作的问题,该房建建筑装置,具备能够快速进行降尘工作,防止粉尘飞散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型房建建筑装置。
背景技术
房建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内外装修工程,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的工程,目前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这些粉尘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要使用节能环保型房建建筑装置用于降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现有的节能环保型房建建筑装置存在一些问题,如降尘效果较差,无法快速进行降尘工作,导致粉尘飘散污染范围更大,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房建建筑装置,具备能够快速进行降尘工作,防止粉尘飞散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房建建筑装置无法快速进行降尘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型房建建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箱,所述升降箱的顶部贯穿至底座的外侧,所述升降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贯穿至升降箱的外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底部的两侧均与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腔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两个第二电机相对一侧的输出端均贯穿安装框并固定连接有转管,所述转管的顶部与底部均连通有雾化喷头,所述转管的表面套设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底部与安装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两个转管之间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两端均贯穿至转管的内腔并套设有限位板,所述三通管的底部贯穿安装框并与水泵连通,所述安装框的底部且位于水泵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滤尘网,所述滤尘网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滤水板,所述水泵的底部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底部贯穿至水箱内腔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与伸缩杆螺纹连接,所述伸缩杆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升降箱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转管的表面与稳定板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所述三通管的表面且位于转管的内腔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三通管的表面与转管的连接处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安装框内腔的底部且位于转管的底部开设有透水孔。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底座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的底部贯穿底座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正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水箱前侧的顶部连通有注水管,注水管远离水箱的一端贯穿至底座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框、保护壳、第二电机、转管、雾化喷头、稳定板、水泵、三通管、限位板、滤尘网、水箱、滤水板和软管,解决了现有房建建筑装置无法快速进行降尘工作的问题,该房建建筑装置,具备能够快速进行降尘工作,防止粉尘飞散的优点,值得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鸿田,未经韦鸿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391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养殖九香虫的越冬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记录测量数据的全站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