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榫卯技术的古风建筑积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36509.3 | 申请日: | 2021-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5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3H33/08 | 分类号: | A63H3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吴佳佳 |
| 地址: | 041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技术 古风 建筑 积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榫卯技术的古风建筑积木,包括底座,底座上方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并且底座、第二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沿竖直方向依次榫卯连接。该基于榫卯技术的古风建筑积木是益智成长型玩具,不仅可以提升孩子规划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图形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思辨能力,而且放松身心,开发大脑,灵活手指均有好处,可以使孩子感受到中国自古的传承文化,又能提高孩子的各项能力,传承中国榫卯文化,用简单的木块来享受非凡的娱乐体验,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启迪智慧的功能贯穿于“寓教于玩”、“寓教于乐”之中,使中华文化以娱乐的方式传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积木玩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榫卯技术的古风建筑积木。
背景技术
榫卯结构,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
结合较为前沿的乐高积木的结构特征,再结合古建筑的榫卯结构特征,利用古建筑的基本特征设计适合幼儿玩耍的玩教具,让小朋友对中国传统古建筑感兴趣,让传统文化进校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榫卯技术的古风建筑积木,提高小朋友对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兴趣,传承中国榫卯文化,用简单的木块来享受非凡的娱乐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榫卯技术的古风建筑积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并且底座、第二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沿竖直方向依次榫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台阶、支撑柱和支撑块一,所述底板四边侧面中心位置处均榫卯连接有台阶,所述底板顶部呈矩形陈列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中间位于底板正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支撑块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层包括顶一、顶二、飞檐一和飞檐二,所述顶一和顶二沿底座对角线对称分布,所述飞檐一和飞檐二和顶二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层还包括横梁一、横梁二、顶梁一和顶梁二,所述顶梁一对称设置于顶一和顶二底部,所述顶梁一两端对称设置有顶梁二,并且顶梁一与顶梁二的两端榫卯连接,所述顶梁一和顶梁二与顶一和顶二底部榫卯连接,所述横梁一和横梁二的数量均为二,所述横梁一榫卯连接于顶梁二的底部,所述横梁二榫卯连接于顶梁一的底部,所述横梁一和横梁二两端榫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层包括支撑块二、顶三和顶四,所述顶三和顶四沿支撑块二对角线对称分布、且与支撑块二顶部榫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层还包括飞檐三和飞檐四,所述飞檐三和飞檐四交叉榫卯连接于顶三和顶四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层包括支撑块三、顶五和顶六,所述顶五和顶六沿支撑块三对角线对称分布、且与支撑块三顶部榫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层还包括飞檐五和飞檐六,所述飞檐五和飞檐六交叉榫卯连接于顶五和顶六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师范大学,未经山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365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层钢结构拼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石油钻井用安全带悬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