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厂尾气二氧化碳生物捕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35407.X | 申请日: | 2021-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09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方鹏睿;孙梅杰;方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
| 主分类号: | B01D47/00 | 分类号: | B01D47/00;B01D53/50;B01D53/62;C12M1/38;C12M1/04;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赵秀斌 |
| 地址: | 056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厂 尾气 二氧化碳 生物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尾气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厂尾气二氧化碳生物捕集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电厂尾气二氧化碳生物捕集系统包括尾气过滤除尘装置、去硫装置、微生物养殖车间和温控系统,所述尾气过滤除尘装置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去硫装置的气体入口,所述去硫装置的气体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微生物养殖车间中,所述温控系统用于调节所述微生物养殖车间的温度。优点:通过建立微生物对电厂尾气中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储存,有效的减少大气中CO2,同时生产的微生物可以加工成工业用燃料油或直接用为电厂原料进行发电,达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比物理、化学捕集成本低,极具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尾气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厂尾气二氧化碳生物捕集系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以煤炭为主要原料,发电过程中将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据统计平均一吨煤产生2.36~2.37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大量增加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中国规划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这样要求减少煤炭用量,或者大量减少二气化碳的排放。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回收利用电厂发电尾气中二氧化碳的系统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厂尾气二氧化碳生物捕集系统,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厂尾气二氧化碳生物捕集系统,包括尾气过滤除尘装置、去硫装置、微生物养殖车间和温控系统,上述尾气过滤除尘装置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上述去硫装置的气体入口,上述去硫装置的气体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上述微生物养殖车间中,上述温控系统用于调节上述微生物养殖车间的温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微生物加工车间,上述微生物加工车间用于加工上述微生物养殖车间生产的微生物。
进一步,上述微生物养殖车间内部设有阵列式透明管道或透明箱体,上述阵列式透明管道或透明箱体内部添加有营养液和微生物,上述去硫装置的气体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上述阵列式透明管道或透明箱体中。
进一步,上述微生物养殖车间设有多个。
进一步,上述尾气过滤除尘装置为水过滤器。
进一步,上述去硫装置为烟气脱硫塔。
进一步,上述温控系统为空气源热泵系统,该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终端风机盘管安装于所述微生物养殖车间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建立微生物对电厂尾气中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储存,有效的减少大气中CO2,同时生产的微生物可以加工成工业用燃料油或直接用为电厂原料进行发电,达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比物理、化学捕集成本低,极具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厂尾气二氧化碳生物捕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尾气过滤除尘装置;2、去硫装置;3、微生物养殖车间;4、温控系统;5、微生物加工车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厂尾气二氧化碳生物捕集系统包括尾气过滤除尘装置1、去硫装置2、微生物养殖车间3和温控系统4,上述尾气过滤除尘装置1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上述去硫装置2的气体入口,上述去硫装置2的气体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上述微生物养殖车间3中,上述温控系统4用于调节上述微生物养殖车间3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354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准型检测平台走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气动通断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