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血枕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29714.7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21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彭蓉;郑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瑞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血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更加卫生的采血枕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血枕使用不便且易被环境污染的问题。该采血枕包括:上表面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开口的壳体;转动连接到壳体上部并能盖合在开口上的中空顶盖,当顶盖盖合在开口上时,位于壳体上端的扶手垫的至少部分表面能露出;壳体内设置有分别与两个开口相通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位于第二容纳腔内的采血巾的一端经采血巾的上方与位于第一容纳腔内抽拉组件相连;抽拉组件能拉动采血巾移动至第一容纳腔内。可翻转的中空顶盖设计能方便操作人员更换采血巾,同时也能够避免采血巾暴露在环境中被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血枕。
背景技术
采血枕是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抽取血样时垫在患者手臂下方的装置,起到支撑作用。传统的采血枕一般选用海绵、毛巾卷等进行重复使用。由于消毒不便,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会导致采血枕沾染病菌甚至交叉感染的问题,增大了患者以及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为了解决交叉感染的问题,技术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电驱动采血枕结构,该采血枕内置采血巾,利用电机驱动轴转动来实现采血巾更换,但是这一结构同时带来了采血巾卷带安装不便的问题。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使用方便的采血枕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采血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血枕使用不便、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血枕,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开口;
转动连接到所述壳体上部并能盖合在所述开口上的顶盖,所述顶盖为中空结构,当所述顶盖盖合在所述开口上时,位于所述壳体上端的扶手垫的至少部分表面能经所述中空结构露出;
所述壳体内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开口相连通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采血巾的一端经所述扶手垫的上方与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至少部分抽拉组件相连;
当所述抽拉组件启动时,至少部分所述采血巾能在所述抽拉组件的拉动下移动至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可翻转的中空顶盖设计能方便操作人员更换采血巾,同时也能够避免采血巾暴露在环境中被污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拉组件包括电机、同步带和传动轴,所述同步带与所述传动轴和所述电机相连,当所述电机启动时,所述传动轴能在所述同步带的驱动下同步转动。
利用该结构方便的实现对采血巾的更换,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抽拉组件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扶手垫下表面或所述扶手垫内还设置有发热片。
发热片设计能够使患者在放置手臂时体验更加舒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为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柱状腔室,所述腔室的至少部分侧壁为弧面。
弧面结构不仅方便抽拉组件工作,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对采血巾的卷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或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上端还设置有转轴,所述采血巾能经所述转轴的上表面滑动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处设置有一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为霍尔感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29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藏式角激光雷达集成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道岔钢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