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力管遮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27937.X | 申请日: | 202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3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颖;郑孟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00 | 分类号: | F16L5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罗洋 |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力 遮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力管遮挡装置,包括有:遮阳部件,遮阳部件包括若干个遮阳件,遮阳部件位于热力管的下方并用于遮挡热力管,任意相邻两个遮阳件转动连接;支撑部件,支撑部件用于支撑遮阳部件。遮阳部件位于热力管的下方,并通过支撑部件支撑,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地点,提高了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并且遮阳部件可以遮挡热力管,可以提升城市的市容市貌。由于相邻两个遮阳件转动连接,使得遮阳部件与支撑部件更好的贴合,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并且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可以根据支撑部件不同的连接面改变遮阳部件的连接面,提高了遮阳部件的可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力管遮挡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现代城市中时常能见到地面上用混凝土柱支撑的热力管。通过混凝土柱支撑的热力管,使得热力管下方的空间被闲置,很大程度的影响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并且热力管暴露在地面上,也会影响市容市貌。如果将裸露热力管埋入地下可以很好的提高公共空间的利用率,也会提升市容市貌,但是这种方式前期投入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通过混凝土支撑热力管会降低公共空间利用率的缺陷,提供一种热力管遮挡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力管遮挡装置,包括有:遮阳部件,所述遮阳部件包括若干个遮阳件,所述遮阳部件位于热力管的下方并用于遮挡所述热力管,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遮阳件转动连接;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所述遮阳部件。
在本方案中,遮阳部件位于热力管的下方,并通过支撑部件支撑,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地点,提高了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并且遮阳部件遮挡热力管,可以提升城市的市容市貌。相邻两个遮阳件转动连接,可以通过改变相邻两个遮阳件的连接角度,进而改变遮阳部件的形状,使得遮阳部件与支撑部件更好的贴合,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并且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可以根据支撑部件连接面的形状改变遮阳部件的形状,提高了遮阳部件的可适用性。
较佳地,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于若干个所述遮阳件的底部,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两端与相邻两个混凝土柱连接。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第一支撑件将遮阳部件进行支撑,形成一个可以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提高了热力管下闲置空间的利用率。第一支撑件的两端与相邻两个混凝土柱连接,提高了第一支撑件的支撑强度和遮阳部件的稳定性。由于热力管通过混凝土柱支撑,而第一支撑件的两端又与相邻两个混凝土柱连接,使利用率最大化。
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遮阳部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两端与相邻两个所述混凝土柱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支撑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可以通过第一支撑部将遮阳部件展开为一个适合的形状。第二支撑部的两端与相邻两个混凝土柱连接,并且第一支撑部通过第二支撑部进行支撑,可以将第一支撑部连接于相邻两个混凝土柱之间。
较佳地,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若干个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混凝土柱和与所述混凝土柱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第一支撑板将与混凝土柱相邻的第一支撑部连接于混凝土柱,使利用率最大化。
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包括若干个第二支撑板,各所述第一支撑部沿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延伸方向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279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腹股沟大动脉处的物理降温型穿戴裤
- 下一篇:一种推拉式活页笔记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