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管路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27871.4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0834U9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袁林;陈世健;魏小栋;陈功泉;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A61D7/04;A61M39/10;A61M39/28;A61M39/22 |
代理公司: | 重庆以知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6 | 代理人: | 钟亮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鼠 心肌梗死 模型 管路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管路连接结构,包括氧气袋,氧气袋连通有主管,主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连通有换向阀,换向阀连通有密封头,密封头与换向阀之间连通有第一管和第二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换向阀换向,可以使得第一管或第二管均能够向密封头以及雾化吸药瓶输送氧气,以降低氧气无法输送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管路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危急重症,因此研究心肌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建立动物心肌梗死模型必不可少,为了更贴近临床国内外多采用结扎冠状动脉来建立心肌梗死模型。
采用小鼠进行心肌梗死模型时降低了实验成本但是死亡率又比较高,在此基础上为了降低死亡率又加入了实验过程中进行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的改进,有效的降低了死亡率,但是小鼠气管插管的难度高,操作时间久,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有学者提出无需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用异氟烷和氧气面罩机械通气同时达麻醉和呼吸的效果。但是,若与氧气面罩连通的管路结构出现泄漏就难以将氧气输送至氧气面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管路连接结构,以降低氧气无法输送的几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管路连接结构,包括氧气袋,氧气袋连通有主管,主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连通有换向阀,换向阀连通有密封头,密封头与换向阀之间连通有第一管和第二管。
进一步,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体上开有倾斜的导向槽,阀体内设置有与导向槽滑动配合的滚轮。
有益效果:滚轮沿着导向槽的倾斜方向滑动,若滚轮靠近主管运动且滚轮挤压主管,以使得主管的管径变小,以减小主管内氧气的量,若滚轮远离主管运动且滚轮不再挤压主管,以使得主管的管径变大,增大主管内氧气的量,如此,通过流量调节阀调节主管内的氧气量。
进一步,滚轮上设置有与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块,滚轮通过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配合。
有益效果:在对主管内氧气量进行调节时,滚轮通过导向块在导向槽上滑动,以避免滚轮在移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
进一步,密封头呈倒置的T形。
有益效果:通过密封头进行连接,以降低氧气泄漏的几率。
进一步,密封头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竖直段的上部开有收缩腔,水平段上设置有密封件。
有益效果:进入密封头内的氧气通过收缩腔进行收缩,以提高氧气的流动速度。通过密封件对密封头进一步进行密封,进一步降低氧气泄漏的几率
进一步,第一管和第二管上均套设有位于密封头内的支撑片,支撑片与密封头相抵。
有益效果:第一管和第二管通过位于密封头内的支撑片,以提高第一管和第二管的稳定性,降低第一管和第二管与密封头脱离的几率。
进一步,第一管和第二管的外部均设置有密封层。
有益效果:通过密封层以进行密封,减少第一管和第二管与密封头之间间隙泄漏的氧气。
进一步,密封件由弹性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当通过密封头进行连接时,密封头会与连接部为发生挤压,进而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件会发生变形,进一步将密封头与连接部之间的间隙堵塞,降低氧气泄漏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民族大学,未经湖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278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平衡轮及叉车
- 下一篇:一种术中输液加温固定防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