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材料拼接单元及其组成的拼接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21853.5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9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超仪 |
主分类号: | A41D5/00 | 分类号: | A41D5/00;A41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周晓娜;李亮印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材料 拼接 单元 及其 组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柔性材料拼接单元,包括柔性长条体,柔性长条体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沿柔性长条体的长度方向成型有若干嵌入体,第二侧沿柔性长条体的长度方向成型有若干卡接槽,嵌入体沿柔性长条体的长度方向所具有的最大长度为第一嵌入宽度,嵌入体沿柔性长条体的长度方向所具有的最小长度为第二嵌入宽度,卡接槽沿柔性长条体的长度方向所具有的最大宽度为卡接槽宽,第一嵌入宽度大于卡接槽宽,第二嵌入宽度小于卡接槽宽。该过程无需缝纫或粘胶,显然能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该方式所具有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材料拼接单元及其组成的拼接体。
背景技术
柔性材料的种类较多,如用于制造服装或者箱包类的面料或者皮革等。中国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服装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为中国出口创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一件来自于中国生产。
目前,对于服装的加工制作,在进行材料或材料片之间的连接时,多采用缝纫或者粘胶的方式来制作,该连接方式存在如下弊端:
服装的需求量较大,采用缝纫进行连接,会产生大量废线、废材,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采用粘胶方式进行连接,需要提供大量的粘胶,成本较高,同时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也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避免上述弊端的连接方式便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材料拼接单元。
一种柔性材料拼接单元,包括柔性长条体,所述柔性长条体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沿所述柔性长条体的长度方向成型有若干嵌入体,所述第二侧沿所述柔性长条体的长度方向成型有若干卡接槽,所述嵌入体沿所述柔性长条体的长度方向所具有的最大长度为第一嵌入宽度,所述嵌入体沿所述柔性长条体的长度方向所具有的最小长度为第二嵌入宽度,所述卡接槽沿所述柔性长条体的长度方向所具有的最大宽度为卡接槽宽,所述第一嵌入宽度大于所述卡接槽宽,所述第二嵌入宽度小于所述卡接槽宽。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嵌入体均匀布置于所述第一侧,若干所述卡接槽对应所述嵌入体均匀布置于所述第二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成型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四分之三圆形体构成若干所述嵌入体,所述第二侧成型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如意纹形状体,相邻两个所述如意纹形状体之间于所述第二侧通过弧形面连接,所述弧形面内凹且所述内凹的方向为所述第二侧指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每个所述如意纹形状体具有中间体和位于所述中间体两侧且分别连接所述中间体的卡接体,一个所述如意纹形状体上的一个所述卡接体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如意纹形状体上的相近的一个所述卡接体、所述弧形面围成所述卡接槽。
作为优选,所述嵌入体与所述卡接槽于垂直于所述柔性长条体的长度方向上重叠对应设置。
作为优选,两个相邻的所述四分之三圆形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沿所述柔性长条体的长度方向的最大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嵌入宽度且大于所述第二嵌入宽度,所述如意纹形状体沿所述柔性长条体的长度方向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卡接槽宽,所述如意纹形状体沿所述柔性长条体的长度方向的最小尺寸小于所述卡接槽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成型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四分之三圆形体构成若干所述嵌入体,所述第二侧成型有间隔设置的贯穿所述柔性长条体上下表面的封闭孔,构成若干所述卡接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材料拼接单元,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超仪,未经王超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218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收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乳胶漆生产用监测预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