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管体密封对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19072.2 | 申请日: | 202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41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时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三财通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B7/07 | 分类号: | E03B7/07;E03B7/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傅德智 |
| 地址: | 45004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负压 供水 设备 密封 对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管体密封对接结构,包括出水管和防水胶圈,所述出水管的右侧设置有水管接头,且水管接头上开设有水管对接槽口,并且水管对接槽口连接槽口连接头的左侧,所述槽口连接头的右侧与旋转连接块连接,且旋转连接块的右端与动力推环连接,并且动力推环的顶端连接弹簧连接拨板的左侧,同时弹簧连接拨板的右端与限位条的顶端连接,所述限位条的底端连接弹簧限位板的顶面,且弹簧限位板的顶面与推力弹簧的底端连接。该无负压供水设备管体密封对接结构,通过水管对接槽口与槽口连接头之间的连接,可以使出水管与入水管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固,同时还有利于将装置进行快速度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管体密封对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进行水流供给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各样的设备,以达到将工作效率提升的目的,同时还能解放大量劳动力,尽管市面上存在着大量的无负压供水设备,但是目前供水设备管体密封对接结构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1、在进行管与管之间的对接工作时,因为水管的体量问题,比较困难将其进行快速度的对接,那么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导致对接工作的困难,同时还不利于缩短安装时间;
2、在供水工作长时间工作之后,容易因为管与管之间的松动导致水分的渗漏,同时还不利于设备内部的压力平衡,容易引起设备内部的故障问题,不利于设备的正常工作,同时还消耗了人工进行维修。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管体密封对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管体密封对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进行管与管之间的对接工作时,因为水管的体量问题,比较困难将其进行快速度的对接,在供水工作长时间工作之后,容易因为管与管之间的松动导致水分的渗漏,同时还不利于设备内部的压力平衡,容易引起设备内部的故障问题,不利于设备的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管体密封对接结构,包括出水管和防水胶圈,所述出水管的右侧设置有水管接头,且水管接头上开设有水管对接槽口,并且水管对接槽口连接槽口连接头的左侧,所述槽口连接头的右侧与旋转连接块连接,且旋转连接块的右端与动力推环连接,并且动力推环的顶端连接弹簧连接拨板的左侧,同时弹簧连接拨板的右端与限位条的顶端连接,所述限位条的底端连接弹簧限位板的顶面,且弹簧限位板的顶面与推力弹簧的底端连接,并且弹簧限位板与入水管构成一体化结构,同时入水管的左侧与防水胶圈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与水管接头构成一体化结构,且水管对接槽口等角度开设在水管接头上,并且水管对接槽口之间的夹角为90°,同时水管对接槽口的宽度等于槽口连接头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槽口连接头与旋转连接块的连接方式为旋转连接,且旋转连接块等角度设置在入水管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动力推环与槽口连接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动力推环的直径小于槽口连接头上开设孔的直径,并且动力推环对角之间的距离最长,同时动力推环每个对边中点之间的距离最短。
优选的,所述弹簧连接拨板与动力推环构成一体化结构,且弹簧连接拨板与动力推环的连接点在动力推环上的一条边的中点,并且弹簧连接拨板与限位条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同时限位条为直径大于入水管的四分之一圆。
优选的,所述入水管的直径等于出水管的直径,且入水管与防水胶圈的连接方式为贴合连接,并且防水胶圈的直径等于水管接头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无负压供水设备管体密封对接结构,
1、通过水管对接槽口与槽口连接头之间的连接,可以使出水管与入水管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固,同时还有利于将装置进行快速度安装,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还有利于装置的维修工作,并且还可以增加装置的灵活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三财通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三财通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19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腿部神经恢复护理装置
- 下一篇:集流管组件及换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