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槛梁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13614.5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1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门槛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门槛梁及汽车,包括门槛内板,还包括与门槛内板连接的门槛外板,门槛外板与门槛内板共同围成空腔,门槛外板上设置凸台,凸台的外表面的切线与车身中轴线形成锐角θ。本申请的汽车门槛梁,可以有效应对小偏置碰撞的情况,通过门槛梁前端凸台的设置,使碰撞接触处的撞击力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偏移,由此协助车身产生Y向移动,实现其滑移出壁障,降低撞击力对车身侧围区域的破坏而减小乘员舱的侵入量,有效保护乘员生存空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车身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门槛梁以及使用该汽车门槛梁的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64km/h 25%小偏置碰撞工况的碰撞安全设计思路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增加发动机舱内零部件碰撞吸能传递路径,优化零部件刚度的方式,使碰撞变形基本控制在发动机舱,即“硬扛式”结构;另一种是通过优化车身前端结构、前悬架及翼子板上边梁结构,造成碰撞中车辆滑移出壁障,减小壁障对乘员舱的侵入的方式,即“逃逸式”结构。虽然上述两种方法都能达到对乘员舱的保护效果,但“硬扛式”对车身零部件匹配及前舱空间的要求较高,在实际应用中亦造成整车质量及成本增加。因此,如何在不增加生产成本且不降低碰撞性能的前提下,优化汽车门槛梁前端结构使碰撞中车身产生发生侧向移动而移出避障,从而减小避障对乘员舱的侵入,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门槛梁及汽车,以解决碰撞过程中门槛梁结构不足而使车身无法移出避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门槛梁,包括门槛内板,还包括与所述门槛内板连接的门槛外板,所述门槛外板与所述门槛内板共同围成空腔,所述门槛外板上设置凸台,所述凸台的外表面的切线与车身中轴线形成锐角θ。
可选地,所述锐角θ的角度范围为20-28°。
可选地,所述凸台与所述门槛内板之间形成的空腔的截面面积沿所述门槛外板前端至所述门槛外板后端方向渐增。
可选地,所述凸台的顶部至少设置一个凹槽。
可选地,所述凸台为以所述门槛外板纵向轴为对称轴的对称结构。
可选地,所述门槛外板和所述门槛内板呈对称的几字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凸台上下两侧分别设置翻边,所述凸台前端设置翻边。
可选地,所述凸台上下两侧设置的翻边的宽度范围为15-25mm,所述凸台前端设置的翻边的宽度范围为25-35mm。
可选地,所述凸台的高度范围为45-55mm。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任一种的汽车门槛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汽车门槛梁在小偏置碰撞时,由于门槛梁前端凸台的设置,能够改变撞击力的传递路径方向,使碰撞接触处的撞击力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偏移;由于凸台表面特征使撞击力不能在凸台表面稳定着力,随着撞击力朝向凸台左后侧不断偏移,碰撞能量也不断释放,同时车身发生往右前方滑移的趋势,由此协助车身产生Y向移动,实现其滑移出壁障。本申请的汽车可以有效应对小偏置碰撞的情况,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当发生小偏置碰撞时,门槛梁前端凸台与壁障碰撞接触,将碰撞时的撞击力有效偏移,协助车身Y向移动,降低撞击力对车身侧围区域的破坏而减小乘员舱的侵入量,使侧围区域能够滑移出壁障,从而有效保护乘员生存空间。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汽车门槛梁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附图1中A-A截面示意图;
图3表示附图1中A-A截面和B-B截面对比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汽车门槛梁所在位置连接关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136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包皮环
- 下一篇:一种角度可调的跑步划船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