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箱冷却装置及干法制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13243.0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6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弘弢;侯营;杨伟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龙立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F25D17/02;F25D29/00;B01J2/20;B01J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王锴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箱 冷却 装置 法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法制粒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机箱冷却装置及干法制粒机。机箱冷却装置,包括机箱单元、冷水供给单元和热交换单元,冷水供给单元设在机箱单元外部,包括冷水制备件、冷水输送件和水流控制件;热交换单元包括设在机箱单元内部的换热器,换热器包括吹风件和翅片管组,换热器通过管路与冷水供给单元连接形成冷水循环降温系统。上述结构,使机箱单元内部空气循环对流散热与外部循环水冷传导降温组合成双循环热交换方式,提高了机箱单元内部的散热降温效果。且换热器的吹风件搅动机箱单元内部空气使之向换热器的翅片管组循环流动并形成微正压,防止了因结构死角造成的局部高温现象发生,避免了外部粉尘等物质侵入机箱单元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法制粒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箱冷却装置及干法制粒机。
背景技术
在制药工业中,干法制粒机广泛应用于对各种活性的药品原料以及一种或多种赋形剂的加工处理。这些原料大部分是细粉末,其粉末粒度大小不一、密度不均匀、流动性差、易分层。这些原料必须经过制粒工艺处理,才能被用于压片、胶囊充填、颗粒剂或其他药物加工工序。从工艺角度来看,辊压制粒被视为干法制粒,颗粒物中除了成品的组份外,一般无需添加粘合剂或液体等其他化学物质,而是通过机械压实的方法进行制粒。
一般干法制粒机由进料机构、压辊挤压机构、制粒机构和机箱部件等组成。干法制粒机工作时,粉状物料由进料机构推送到压辊挤压机构,经压辊挤压机构压制成饼状薄片后,经过制粒机构的预破碎、导料和整粒工序处理,即得到符合客户要求粒度的物料颗粒。其中的进料机构、压辊挤压机构和制粒机构是干法制粒机最重要的工作部分,其安装基础是机箱,各机构的减速机和电动机等传动装置主要集中布局在机箱内部。换言之,机箱温升的源头主要来自传动装置,需要将温升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但现有技术干法制粒机的机箱部件,通常根据需要设置为相对独立的箱仓,每个箱仓包括前板、箱架体、箱门组、中间隔板和顶盖板等结构件,前板与箱架体通过螺钉固定组装或直接焊接为一体,通过前板与相关构件组成了分隔进料、压辊挤压和制粒机构中的物料通道区域。此技术所述机箱的散热降温,设置为使用轴流风机由内向外排出高温气流和由外往内送入低温气流的外向对流方式来实现降温,且低温气流的入口设有过滤网。
然而,当部分传动装置的位置布局在远离箱仓内主气流时,其散热降温效果会降低,容易造成机箱内部温升偏高,导致传动装置的故障率增加,严重时会缩短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箱冷却装置及干法制粒机,将现有技术中轴流风机的外向对流热交换方式改进为采用热交换单元和冷水循环供给单元组成的机箱冷却装置,有效提高机箱的散热降温效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机箱冷却装置,包括机箱单元、冷水供给单元和热交换单元,所述冷水供给单元设在所述机箱单元外部,包括冷水制备件、冷水输送件和水流控制件;所述热交换单元包括设在所述机箱单元内部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吹风件和翅片管组;所述热交换单元通过管路与所述冷水供给单元连接形成冷水循环降温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单元包括若干依次衔接的箱仓,相邻两个所述箱仓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使两个相邻箱仓连通的连通窗。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箱仓内均设有换热器,每一所述换热器通过串联的方式与所述冷水供给单元连接形成冷水循环降温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冷水供给单元上设有送水口和回水口,最高制冷能力的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冷水供给单元的送水口,其出水口连接第二制冷能力的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依次顺序连接后,最低制冷能力的所述换热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冷水供给单元的回水口。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箱仓内均设有换热器,每一所述换热器通过并联的方式与所述冷水供给单元连接形成冷水循环降温系统。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箱仓上均设有箱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龙立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龙立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132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部装工作梯补位伸缩翻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固态原料用粉碎均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