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化无人驾驶控制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10232.7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04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姚玮;卞泽武;金广明;王希鹏;孙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悟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H05K7/20;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李常芳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化 无人驾驶 控制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成化无人驾驶控制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为空腔结构,空腔内设有内部模块组件,箱体上端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转接板,箱体一侧开设有控制槽,控制槽内设有天线接口面板,且内部模块组件分别于转接板和天线接口面板相连,将无人驾驶模块集成在一个控制箱内,设计了接口转接电路板,简化内部接口,优化内部线束,对外接口统一接口形式,避免接线错误或者线路故障,对控制箱整体进行散热、减震、防潮等防护,节省空间,方便快速安装以及维修,实现无人驾驶控制套件的标准化、小型化,提升整体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生产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成化无人驾驶控制箱。
背景技术
无人车所要实现的控制功能远比传统汽车要复杂很多,直接导致车载电器设备急剧增多,无人车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之后,无人驾驶控制套件基本定型,主要硬件包括车载计算单元、导航定位单元、4G连接单元、感知单元等组成部分,但由于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目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各个模块之间采用线束连接,接线比较复杂,防护等级低,占用空间大,生产效率低,维护维修安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化无人驾驶控制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化无人驾驶控制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为空腔结构,空腔内设有内部模块组件,箱体上端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转接板,箱体一侧开设有控制槽,控制槽内设有天线接口面板,且内部模块组件分别于转接板和天线接口面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天线接口面板内一侧设有电源保护开关。
优选的,所述箱体一侧上端开设有转接板对外线束出口,且转接板对外线束出口贯穿凹槽一侧设置。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端凹槽一侧对称设有两个电源指示灯,且两个电源指示灯上端均设有防护罩。
优选的,所述箱体两侧上下两端均分别嵌接和贯穿连接设有把手和散热风扇,且散热风扇外设有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内部模块包括组合导航、连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转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工控和车辆VCU,连接模块为4G路由器,且组合导航、工控、车辆VCU和4G路由器依次水平设于箱体内。
优选的,所述箱体下端对称开设有四个减震孔,减震孔内均竖直插接设有减震杆,且减震杆下端均套接设有减震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无人驾驶模块集成在一个控制箱内,设计了接口转接电路板,简化内部接口,优化内部线束,对外接口统一接口形式,避免接线错误或者线路故障;
2.对控制箱整体进行散热、减震、防潮等防护,节省空间,方便快速安装以及维修;
3.实现无人驾驶控制套件的标准化、小型化,提升整体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生产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转接板1、电源指示灯2、车辆VCU3、天线接口面板4、电源保护开关5、工控6、减震胶垫7、4G路由器8、组合导航9、把手10、散热风扇11、转接板对外线束出口1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悟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悟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10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蚊纱帘防蚊档板
- 下一篇:一种多级吸能结构的汽车保险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