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氮化硅陶瓷发热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09128.6 | 申请日: | 202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1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吴澄泼;柯若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盖德新材料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14 |
| 代理公司: | 无锡佳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51 | 代理人: | 程昊 |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氮化 陶瓷 发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氮化硅陶瓷发热体,包括主体和导体,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主体的底端安装有导体,所述导体的底端安装有安装栓,所述拆卸槽安装在安装栓的内部,所述拆卸槽的底端安装有缓冲槽,所述拆卸槽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栓,所述缓冲槽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柱,所述主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紧固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拆卸槽进行安装处理,紧接着将螺纹栓的一端和主体相互连接之后,在其更换的过程中转动螺纹栓,使其在螺纹槽的配合下完成拆卸,在更换结束后,再次转入螺纹槽的内部,由于其缓冲柱的设置使其在接触到缓冲柱之后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从而很好的提高了其整体的更换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式氮化硅陶瓷发热体。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科技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在人们工业发展和使用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发热体,其中氮化硅材质是一种无机物,它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硬度大并且在高温下不易形变,因此人们研制出了氮化硅陶瓷发热体;
然而传统的此类发热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内部的更换能力较差,使其适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氮化硅陶瓷发热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更换能力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氮化硅陶瓷发热体,包括主体和导体,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主体的底端安装有导体,所述导体的底端安装有安装栓,所述安装栓的内部设置有拆卸结构,所述拆卸结构包括拆卸槽、螺纹槽、缓冲槽、缓冲柱和螺纹栓,所述拆卸槽安装在安装栓的内部,所述拆卸槽的底端安装有缓冲槽,所述拆卸槽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栓,所述缓冲槽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柱,所述主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紧固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粘合层、预留孔、隔绝膜和耐酸膜,所述粘合层附着在主体的一端,所述粘合层的内部安装有预留孔,所述粘合层的顶端安装有隔绝膜,所述隔绝膜的顶端设置有耐酸膜。
优选的,所述预留孔在粘合层的内部呈等间距排列,所述隔绝膜与耐酸膜设置在同一垂直平面内。
优选的,所述紧固结构包括耐高温连接杆、第一紧固环、第二紧固环和紧固片,所述耐高温连接杆设置在主体的一侧,所述耐高温连接杆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紧固环,所述耐高温连接杆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紧固环,所述第一紧固环和第二紧固环的内部均安装有紧固片,所述第二紧固环套接在主体的外侧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紧固环和第二紧固环关于耐高温连接杆的垂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紧固环的内径大于主体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螺纹槽与螺纹栓内部之间形成螺纹连接,所述缓冲柱与缓冲槽的底端形成弹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体式氮化硅陶瓷发热体不仅提高了该发热体的更换能力,也同时提高了该发热体的防护能力和固定能力;
(1)通过将拆卸槽进行安装处理,紧接着将螺纹栓的一端和主体相互连接之后,在其更换的过程中转动螺纹栓,使其在螺纹槽的配合下完成拆卸,在更换结束后,再次转入螺纹槽的内部,由于其缓冲柱的设置使其在接触到缓冲柱之后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从而很好的提高了其整体的更换能力;
(2)通过将粘合层先进行附着,紧接着在预留孔的设置下使其在隔绝膜连接之后具有一定的牢固性,紧接着在隔绝膜的帮助下具有一定的隔绝能力,同时在耐酸膜的设置下隔绝了强酸腐蚀,从而很好的提高了其整体的防护能力;
(3)通过将第二紧固环套接在主体的一端,紧接着在耐高温连接杆的连接下,在其使用的过程中,经过第一紧固环的设置使其进行外界的固定,然后在紧固片的安装下使其具有一定的紧固性,从而很好的提高了其整体工作时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盖德新材料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未经盖德新材料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091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口径钻井下管施工的浮力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头部不易断裂的火花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