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元件黏接用胶的凝固过程微应力动态测量智能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09027.9 | 申请日: | 202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3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郑祥柯;李华;康世发;王鹏;舒林森;陈彦龙;赵亮;王家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陕西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G01K13/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元件 黏接用胶 凝固 过程 应力 动态 测量 智能 系统 | ||
1.一种光学元件黏接用胶的凝固过程微应力动态测量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感知系统(1)、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系统(2)、结果分析及显示系统(3);
所述机械感知系统(1)实时采集粘胶凝固在竖直方向力的物理信号和测量环境的温度物理信号,并传输至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系统(2);
所述机械感知系统(1)包括安装底座(1-1)、粘胶填充工作台(1-2)、动态力传递结构(1-3)、温度传感器(1-4)、高刚度支撑结构I(1-5)、高刚度支撑结构II(1-6)、力传感器(1-7);
所述安装底座(1-1)上安装有动态力传递结构(1-3);
所述粘胶填充工作台(1-2)包括上粘接块(1-2-2)、下粘接块(1-2-3)和微距调节结构;
所述上粘接块(1-2-2)与动态力传递结构(1-3)螺栓连接;
所述下粘接块(1-2-3)的上表面设有凝固胶填充槽;所述凝固胶填充槽内填充待测液态凝固胶;
所述微距调节结构与高刚度支撑结构I(1-5)螺栓连接;
所述微距调节结构与下粘接块(1-2-3)连接;
所述微距调节结构带动下粘接块(1-2-3)向上运动,令下粘接块(1-2-3)的上表面与上粘接块(1-2-2)的下表面粘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1-4)检测环境温度,并传输至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系统(2);
所述高刚度支撑结构I(1-5)与高刚度支撑结构II(1-6)螺栓连接;
所述高刚度支撑结构II(1-6)与安装底座(1-1)螺栓连接;
所述力传感器(1-7)监测动态力传递结构(1-3)所受的动态力物理信号,并传输至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系统(2);
所述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系统(2)对动态力物理信号和温度信号进行预处理,并传输至结果分析及显示系统(3);
所述结果分析及显示系统(3)用于输出t时段内的平均瞬时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元件黏接用胶的凝固过程微应力动态测量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力传递结构(1-3)包括动力立柱(1-3-1)、连接大螺钉(1-3-2)、连接小螺钉(1-3-3)和传感器接触座(1-3-4);
所述动力立柱(1-3-1)安装在安装底座(1-1)上;
所述传感器接触座(1-3-4)通过连接大螺钉(1-3-2)与动力立柱(1-3-1)固定;
力传感器(1-7)通过连接小螺钉(1-3-3)与传感器接触座(1-3-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元件黏接用胶的凝固过程微应力动态测量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系统(2)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通讯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接收动态力物理信号和温度信号,并转换为动态力电信号和温度电信号;数据采集模块将动态力电信号和温度电信号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滤波降噪;数据处理模块将滤波后的动态力数字信号和温度数字信号传输至数据通讯模块;
所述数据通讯模块将动态力数字信号和温度数字信号传输至结果分析及显示系统(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元件黏接用胶的凝固过程微应力动态测量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果分析及显示系统(3)包括存储器、数据分析模块和结果显示模块;
所述存储器接收并存储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系统(2)传输的动态力数字信号和温度数字信号;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调取存储器存储的动态力数字信号和温度数字信号,并还原为动态力物理信号和温度信号;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输出t时段内的平均瞬时动态应力,并传输至结果显示模块;
所述结果显示模块显示平均瞬时动态应力和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黏接用胶的凝固过程微应力动态测量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果分析及显示系统(3)还包括用于发出警报的报警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陕西理工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陕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090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平台的三相即热式内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口径钻井下管施工的浮力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