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集地表径流与壤中流的野外原位径流小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08748.8 | 申请日: | 202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9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含玉;刘前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F22/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季英健 |
| 地址: | 27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集 地表 径流 中流 野外 原位 小区 | ||
1.一种收集地表径流与壤中流的野外原位径流小区,其特征在于:在地块的坡顶及两侧设置有围梗(3),围梗(3)高于地块的上表面;在地块的坡底位置处设置有护墙(13),护墙(13)的顶部为径流集流槽(2),护墙(13)上设置有与径流集流槽(2)连通的径流排水管(10),径流排水管(10)的出水口位于地表径流集流主池(9)中;在径流集流槽(2)下方的护墙(13)中设置有壤中流集流槽(11),壤中流集流槽(11)通过连通孔(12)与地块连通,在护墙(13)上还设有与壤中流集流槽(11)连通的壤中流排水管(7),壤中流排水管(7)的出水口位于壤中流集流主池(5)内;所述地表径流集流主池(9)、壤中流集流主池(5)的上部均盖有盖体,地表径流集流主池(9)、壤中流集流主池(5)的底部加装排水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地表径流与壤中流的野外原位径流小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径流集流主池(9)的一侧还设置有地表径流集流副池(8),地表径流集流主池(9)通过溢流口与地表径流集流副池(8)连通,地表径流集流副池(8)的顶部开口盖有盖体,地表径流集流副池(8)的底部连通有排水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地表径流与壤中流的野外原位径流小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壤中流集流主池(5)的一侧还设置有壤中流集流副池(6),壤中流集流主池(5)通过溢流口与壤中流集流副池(6)连通,壤中流集流副池(6)的顶部开口处盖有盖体,壤中流集流副池(6)的底部连通有排水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地表径流与壤中流的野外原位径流小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墙(13)在远离连通孔(12)的一侧加工有与壤中流集流槽(11)连通的若干清扫孔(4),清扫孔(4)及连通孔(12)均位于壤中流集流槽(11)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地表径流与壤中流的野外原位径流小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12)与地块的连通位置处设置有阻挡土壤流入的纱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地表径流与壤中流的野外原位径流小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块的坡顶及两侧设置的围梗(3)外侧设置有截水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地表径流与壤中流的野外原位径流小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径流集流槽(2)、壤中流集流槽(11)的底面从两侧边沿向中部下方倾斜,径流集流槽(2)、壤中流集流槽(11)的底部最下方分别连通有径流排水管(10)、壤中流排水管(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大学,未经临沂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087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冷却的羽毛球拍生产模具
- 下一篇:一种恒温型封边带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