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氟甲苯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07674.6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6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钟惠民;郭丰伟;李武烜;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德澳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B01D53/18;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山东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68 | 代理人: | 吕艳芹 |
地址: | 26131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苯 反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氟甲苯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便于实现产品的反应制备,所述反应釜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釜底部设置出料管、并且在出料管中设置液压杆和密封垫,便于通过液压杆实现密封垫升降,进而防止在添加原料时,原料进入出料管内,导致无法与后来添加的催化剂进行充分反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氟甲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氟甲苯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三氯甲苯,别称苯氯仿,化学式C7H5Cl3,用于有机合成。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特异的刺激臭。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苯。
由于三氯甲苯的制备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含氯尾气,而产生的含氯尾气在人员进行溶液的收集过程中会进入空气中,进而容易被人员吸收,影响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含氯尾气在人员进行溶液的收集过程中会进入空气中,进而容易被人员吸收,影响人员的身体健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三氟甲苯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便于实现产品的反应制备,所述反应釜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且反应釜顶部任意一侧设置有增压泵,便于实现反应釜中的压强增加,所述反应釜内顶部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轴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搅拌杆,便于通过若干搅拌杆旋转实现反应釜内的物质的快速融合反应,所述反应釜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出料管,且出料管内底部呈封闭设置,所述出料管内部与反应釜内部相连通,且出料管内顶部滑动连接有密封垫,便于通过密封垫防止未经反应的物质进入出料管内,所述出料管内侧壁任意一侧靠近中部位置开有开口,且开口位于反应釜底部端面下方,便于反应完成的溶液的排出,所述反应釜底部中心处开有环槽,且环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副,所述反应釜内侧壁任意一侧顶部位置设置有进气管,且反应釜内侧壁远离进气管一侧顶部位置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内靠近反应釜一端设置有抽气扇,便于通过抽气扇实现反应生成的含氯尾气的抽取,所述出气管外侧壁远离反应釜一侧套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反应釜一端设置有净化箱,且净化箱内底部设置有氯气吸收液;
所述净化箱内靠近反应釜一侧设置有Z型管,且Z型管靠近反应釜一侧贯穿净化箱向外延伸与连接管内侧壁套接,便于实现含氯尾气通过氯气吸收液实现净化,所述净化箱内远离反应釜一侧底部位置设置有排水管,且排水管外侧壁设置有开关,所述净化箱内远离反应釜一侧顶部位置开有通槽,且通槽内设置有化学吸附棉,便于保证对少量未吸附的含氯尾气的过滤。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内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液压杆,且液压杆伸缩端与密封垫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便于通过液压杆实现密封垫升降,进而实现溶液的排出。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内侧壁内嵌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加热棒,便于保证反应时所需要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转轴顶部端面贯穿反应釜内顶部与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且转轴底部端面与转动副顶部中心处转动连接,便于通过电机驱动实现转轴旋转。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内侧壁靠近进气管一侧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进料管,且若干进料管均设置有电磁阀,便于人员添加各种原料和催化剂,同时便于通过电磁阀实现进料管的开关,进而防止影响反应釜中的压强。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外侧壁中部位置均设置有控制阀,便于在增压时,保证反应釜中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和出气管以及Z型管的套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便于防止含氯尾气经过套接处散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釜中设置出气管、连接管和净化箱,便于通过出气管中的抽气扇实现反应釜中的含氯尾气的抽取,进而经过连接管进入净化箱中Z型管,最后经过净化箱中的氯气吸收液实现净化,同时便于通过通槽中的吸附棉实现对少量未吸附的含氯尾气的吸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德澳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德澳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076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