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智能通风隔声窗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05635.2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1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谷书磊;赵文华;富喜;王凯央;张雪;王恺;李泽;徐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02 | 分类号: | E06B7/02;E06B3/67;E06B9/24;E06B7/28;G02F1/01;F24F7/003;F24F7/08;F24F13/28;F24F13/24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孙卫增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智能 通风 隔声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通风隔声窗,包括隔声窗,安装在隔声窗上的调光系统、通风过滤系统、监测系统和与调光系统、通风过滤系统、监测系统均连接的用于调控的控制系统;隔声窗的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之间设置惰性气体层,调光系统设置在第一玻璃以内;监测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PM2.5检测仪,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内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内湿度,PM2.5检测仪用于监测室内PM2.5;控制系统用于调控调光系统、通风过滤系统和监测系统的开、关及故障处理,控制系统用于显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PM2.5检测仪的测量结果。本实用新型在隔声窗的基础功能上增加了智能调光功能和空气净化功能,无需配套设置窗帘,可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通风隔声窗。
背景技术
城市交通发展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环境问题,大量研究表明城市环境噪声平均水平在72dB(A)左右,且有70%来自于交通噪声,且交通噪声主要为中低频。我国室内环境监测委员会指出,室内90%的噪声是从窗户传进来的,为降低进入室内的噪声,目前通常采取安装通风隔声窗的措施,在隔声降噪的同时,实现室内同步通风换气。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对生活质量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合理设计通风隔声窗的结构,使其不仅具备隔声、通风和采光功能,同时也具备智能调光和空气净化的作用,不断丰富通风隔声窗的使用功能。
目前尚未有将智能调光功能和通风隔声功能相结合的技术或者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隔声窗不能调光和过滤空气的问题,在隔声窗的基础功能上增加了智能调光功能和空气净化功能,该隔声窗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窗户的透明和不透明两种状态,无需配套设置窗帘,即可满足用户的隐私保护需求。另外,该隔声窗在通风的同时,可以对通风空气进行过滤净化,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通风隔声窗,包括用于室内通风采光的隔声窗,安装在隔声窗上用于室内调光的调光系统、用于室内通风和空气净化的通风过滤系统、用于室内环境指标监测的监测系统和与调光系统、通风过滤系统、监测系统均连接的用于调控的控制系统;
隔声窗包括窗框和设置在窗框内部的玻璃;
玻璃包括设置在室内的第一玻璃和设置在室外的第二玻璃,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平行,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之间设置惰性气体层,调光系统设置在第一玻璃以内;
监测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PM2.5检测仪,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内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内湿度,PM2.5检测仪用于监测室内PM2.5;
控制系统用于调控调光系统、通风过滤系统和监测系统的开、关及故障处理,控制系统用于显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PM2.5检测仪的测量结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通风隔声窗,作为优选方式,调光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透明状态和非透明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通风隔声窗,作为优选方式,调光系统为电致液晶贴膜调光玻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通风隔声窗,作为优选方式,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均为低辐射镀膜钢化玻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通风隔声窗,作为优选方式,隔声窗还包括设置在窗框内部的窗扇挺;
窗框、窗扇挺均为断桥隔热铝合金型材;
窗框厚度不小于1.8mm,窗扇挺厚度不小于1.4mm,第一玻璃为δ6mm LOW-E低辐射镀膜钢化玻璃,第二玻璃为δ8mm LOW-E低辐射镀膜玻璃,惰性气体层为12mm,电致液晶贴膜调光玻璃包括2mm液晶膜夹层和δ6mm浮法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能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056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