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04060.2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1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朱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珠萍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入水管和入液管,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水管和固定杆,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通过铰链与装置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箱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设置初次过滤仓,初次过滤仓的底端设置初次过滤板,将污水从入水管中注入,污水通过初次过滤仓中的初次过滤板过滤掉大颗粒的杂质,过滤完毕后,污水进入沉淀仓中开始沉淀,一些不可溶的杂质会被留在沉淀仓内,最后通过第一出水管排出至外侧,本装置有较好的过滤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污水过滤装置过滤效果不好,导致过滤后的水达不到重复利用标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现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现在可利用淡水资源正在日渐减少,社会进步的代价就是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水资源污染,人们也慢慢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正在预防污染和净化环境,其中对于污水的处理也越来越重视,污水处理是为了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现有污水过滤的装置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便于将过滤管上的杂质清理掉,造成过滤管堵塞,同时无法有效清理小颗粒杂质,致使小颗粒污染物流入水中,严重影响附近水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入水管和入液管,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水管和固定杆,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通过铰链与装置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箱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初次过滤仓,所述初次过滤仓(28)与入水管(2)固定连接,所述初次过滤仓的底部设置有初次过滤板,所述初次过滤板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初次过滤仓的下方设置有沉淀仓,所述沉淀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水管,所述沉淀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板,所述沉淀仓远离第一出水管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四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滤罐固定连接,所述滤罐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腿,所述滤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搅拌仓固定连接,所述搅拌仓的底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腿,所述搅拌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设置于装置主体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和初次过滤板均滑动连接于装置主体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罐内设置有海绵过滤层、陶瓷环生物球过滤层、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层和活性炭滤芯,所述海绵过滤层的底端设置设置有陶瓷环生物球过滤层,所述陶瓷环生物球过滤层的底端设置有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层,所述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层的底端设置有活性炭滤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仓的底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入液管位于装置主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设置于搅拌仓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与装置主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装置主体和箱门靠近把手的一侧设置有磁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珠萍,未经朱珠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040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幼苗恒温培养装置
- 下一篇:自动光纤穿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