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维护便捷的装配式地铁车站站厅层管线敷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02755.7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2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朱斌;白朝林;高敏;刘舸争;赵威;黄际政;顾骞;段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22 | 分类号: | F16L3/22;F16L3/24;H02G3/04;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刘昌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护 便捷 装配式 地铁 车站 站厅层 管线 敷设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地铁车站,具体涉及一种维护便捷的装配式地铁车站站厅层管线敷设结构,其包括站厅本体,所述站厅本体内的顶部设有支吊架,所述支吊架通过固定组件与站厅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吊架上安装有用于排烟和排风的排风管,所述站厅本体底部的两相对侧设有离壁墙,两个所述离壁墙分别靠近站厅本体两相对的内壁,所述离壁墙和站厅本体内壁之间形成管线敷设空间,位于管线敷设空间内的站厅本体的内壁上通过固定组件固定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多个按从上到下排列的托架,多个所述托架上分别安装有送风管、弱电桥架、动照桥架和给排水管。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便于安装和维护站厅公共区的管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地铁车站,具体涉及一种维护便捷的装配式地铁车站站厅层管线敷设结构。
背景技术
受结构受力体系的影响,常见的结构装配式地铁车站的顶板为弧形,站厅层最高位置的结构净高约6.5米。站厅层公共区的管线具有数量多、涉及专业广、维护频繁等特点,常规管线敷设方式主要是将站厅层公共区的管线敷设在顶板和吊顶之间的区域。若将土建装配式车站的站厅层公共区管线采用常规的敷设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安装在拱顶最高处的管线底距站厅层装修完成面约5.5米,管线安装及维护不便;2、常规管线分散布置在顶板下,管线需采用胀锚螺栓在顶板上进行固定,对装配式结构顶板影响较大;3、为凸显高大空间和结构美,装配式车站的公共区一般采用裸装或半裸装的装修方式,若管线分散敷设在顶板下,影响整个车站的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维护便捷的装配式地铁车站站厅层管线敷设结构,便于安装和维护站厅公共区的管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维护便捷的装配式地铁车站站厅层管线敷设结构,其包括站厅本体,所述站厅本体内的顶部设有支吊架,所述支吊架通过固定组件与站厅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吊架上安装有用于排烟和排风的排风管,所述站厅本体底部的两相对侧设有离壁墙,两个所述离壁墙分别靠近站厅本体两相对的内壁,所述离壁墙和站厅本体内壁之间形成管线敷设空间,位于管线敷设空间内的站厅本体的内壁上设有通过固定组件固定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多个按从上到下排列的托架,多个所述托架上分别安装有送风管、弱电桥架、动照桥架和给排水管,所述送风管、弱电桥架、动照桥架和给排水管按从上之下的顺序依次排列。
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预埋设于站厅本体墙壁内的滑槽预埋件、与滑槽预埋件活动连接的多个T型螺栓和与T型螺栓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所述滑槽预埋件包括多个固定栓和用于连接T型螺栓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中部空心设置,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多个固定栓,所述安装部的两端及远离固定栓的一侧开口设置使安装部远离固定栓的一侧形成与T型螺栓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安装部远离固定栓一侧的开口处设有用于阻挡T型螺栓脱离滑槽的限位部,所述安装部远离固定栓一侧的开口的两相对侧均设置有限位部,使所述安装部远离固定栓一侧的开口宽度小于T型螺栓的螺栓头的长边尺寸,所述安装部远离固定栓一侧的开口宽度大于T型螺栓的螺栓头的短边尺寸。
其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滑动套设于T型螺栓上的垫圈。
其中,所述支吊架包括横梁和一端分别与横梁两端固定连接的两根吊杆,所述吊杆远离横梁的一端设有用于与T型螺栓连接的连接片。
其中,所述站厅本体内的顶部呈中间高且两侧低的拱形,所述站厅本体顶部的排风管设有两根,两根所述排风管分别位于站厅本体顶部宽度方向四分之一处和四分之三处。
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和托架均为槽钢,所述托架的一端通过膨胀螺栓与固定支架连接。
其中,所述托架的底部与安装于该托架下方的管线之间具有0.25m以上的维护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027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