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外墙用保温岩棉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02085.9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21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田秋华;李沛霖;尹培说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秋华保温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11/02;B32B11/10;B32B11/04;B32B3/08;B32B33/00;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外墙 保温 岩棉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外墙用保温岩棉板,包括岩棉板,岩棉板包括第一岩棉胶层、沥青玻璃纤维板、二氧化硅气凝胶层、隔热层、第二岩棉胶层与抹面砂浆层,第一岩棉胶层顶端表面连接于沥青玻璃纤维板底端表面,沥青玻璃纤维板顶端表面连接于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底端表面,二氧化硅气凝胶层顶端表面连接于隔热层底端表面,隔热层顶端表面连接于第二岩棉胶层底端表面,抹面砂浆层位于第二岩棉胶层顶端表面;通过设置的第一岩棉胶层、沥青玻璃纤维板、二氧化硅气凝胶层、隔热层、第二岩棉胶层与抹面砂浆层,在不削弱岩棉板原有的抑菌等性能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岩棉板的保温性能,同时提高了吸音性、隔热性、吸湿性等性能,扩大岩棉板的使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棉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建筑外墙用保温岩棉板。
背景技术
岩棉板又称岩棉保温装饰板,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熔融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板,1981年6月量试成功岩棉板是一种新型的保温、隔燃、吸声材料。岩棉板是经过高温融熔加工成的人工无机纤维,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吸热、不燃的特点;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727790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组合式岩棉保温板,其虽然提升了装置的抗压性,且大大增加了使用寿命,但是并未解决岩棉板本身的保温性及其他性能过差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建筑外墙用保温岩棉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建筑外墙用保温岩棉板,能提高岩棉板的保温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建筑外墙用保温岩棉板,包括岩棉板,所述岩棉板包括第一岩棉胶层、沥青玻璃纤维板、二氧化硅气凝胶层、隔热层、第二岩棉胶层与抹面砂浆层,所述第一岩棉胶层顶端表面连接于沥青玻璃纤维板底端表面,所述沥青玻璃纤维板顶端表面连接于二氧化硅气凝胶层底端表面,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层顶端表面连接于隔热层底端表面,所述隔热层顶端表面连接于第二岩棉胶层底端表面,所述抹面砂浆层位于第二岩棉胶层顶端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防潮机构,所述防潮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位于岩棉板底端表面,所述底座内侧固定连接有主吸潮板,所述主吸潮板内部开设有第一槽室与第二槽室,所述第一槽室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透气网板,所述第一槽室内侧设置有吸水棉,且所述第一槽室顶端表面连接有第二透气网板,所述第二透气网板顶端表面连接于第二槽室底端表面,所述第二槽室内部设置有干燥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岩棉板顶端表面活动连接有间隔吸潮版,所述间隔吸潮版截面呈倒工字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围绕底座底端表面呈四角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透气网板与第二透气网板表面均设置有防锈涂层,所述第二槽室内侧设置有凸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吸潮板平面面积为岩棉板平面面积的一点二倍,且所述主吸潮板与底座的连接处设置有二氧化硅凝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第一岩棉胶层、沥青玻璃纤维板、二氧化硅气凝胶层、隔热层、第二岩棉胶层与抹面砂浆层,在不削弱岩棉板原有的抑菌等性能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岩棉板的保温性能,同时提高了吸音性、隔热性、吸湿性等性能,扩大岩棉板的使用范围;
2、通过设置的防潮机构,在岩棉板放置在仓库中等待使用时,能避免因天气等原因而造成的岩棉板受潮情况发生,让岩棉板能处于一个安全的状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岩棉板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秋华保温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市秋华保温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020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裹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能耗的土壤原地异位热解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