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新型灌封结构的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及外转子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01830.8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50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付桂文;王雄程;路士腾;朱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惠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H02K3/38;H02K11/00;H02K5/16;H02K5/10;H02K5/04;H02K5/2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5 | 代理人: | 古冠开 |
地址: | 4329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外转 电机 定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新型灌封结构的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及外转子电机,定子包括定子组件、端盖、轴承座、控制线路板和挡圈,端盖包括端板和套筒部,端板与套筒部围成空腔,控制线路板置于空腔里,灌封胶注入空腔将控制线路板封装;轴承座一端安装在端盖中间;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端部绝缘和线圈绕组,线圈绕组的引出线与控制线路板电连接;挡圈套装在套筒部的顶部,挡圈位于定子组件与控制线路板之间,使端盖的开口端受到限制,防止灌封胶溢出,使灌封胶厚度均匀,使电机的防水性和绝缘性好,避免灌封胶的浪费,减少制造成本,挡圈还能提高电机的防护等级;挡圈可防止引出线部分凸出于端盖,降低灌封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新型灌封结构的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及外转子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按用途可划分驱动用电机和控制用电机,目前电机的工作环境复杂化,除了要考虑电机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之外,还要考虑到电机的绝缘防水性能,而定子灌封的方式是有效防水、绝缘的方式之一。现有控制用的外转子灌封电机包括外转子、控制板、定子组件及与定子固定连接的端盖,端盖上设置有带开口的空腔,控制板置于空腔里面,外转子套设在定子组件外面,定子组件的线圈绕组通过引出线与控制板电连接,灌封胶注入到空腔里面将控制板封装起来,这样可以提高电机的防水性、绝缘性,从而更好地保护电机,但是现有的电机结构在灌封时,由于端盖厚度薄且端盖的开口端对灌封胶没有限制,为了确保灌封胶能够将控制板封装起来,得保证灌封胶注满端盖的空腔,这样容易造成灌封胶容易从端盖开口溢出,导致灌封胶厚度不均匀,使电机的防水性、绝缘性变差,而且还会造成灌封胶的浪费,从而提高电机的制造成本;另外,在定子组件线圈绕组通过引出线与控制板电连接时,由于端盖的开口端对引出线的走线没有限制,该引出线部分沿径向方向凸出于端盖,这样会使得灌封时为避免电线外露需对电线进行整理,从而会加大灌封难度,降低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新型灌封结构的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及外转子电机,解决现有技术中定子在灌封控制线路板时,灌封胶容易从端盖开口溢出,导致灌封胶厚度不均匀,使电机的防水性、绝缘性变差,造成灌封胶的浪费,且灌封难度高,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新型灌封结构的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包括定子组件、端盖、轴承座和控制线路板,其中:
端盖包括端板和从端板边缘轴向凸出设置的套筒部,端板与套筒部围成空腔,控制线路板置于空腔里面,灌封胶注入到空腔里面将控制线路板封装起来;
轴承座中间设置第一通孔,在轴承座的两端加工出用于安装轴承的轴承室,轴承座的一端安装在端盖的内表面中间;
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端部绝缘和线圈绕组,端部绝缘安装在定子铁芯的表面上,线圈绕组绕制于端部绝缘上,定子铁芯中间设置有第二通孔,定子铁芯套装在轴承座外面,线圈绕组的引出线与控制线路板电连接;
它还包括挡圈,挡圈套装在套筒部的顶部,挡圈位于定子组件与控制线路板之间。
优选地,挡圈是环形体,顶部开有第三通孔,挡圈的底部外径D1比挡圈的顶部外径D2大,在套筒部的开口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止口,挡圈的底部与该止口配合安装,使挡圈封盖在端盖的空腔上方,线圈绕组的引出线穿过第三通孔。
优选地,在挡圈的顶部凸出设置有一环形凸台,第三通孔置于该环形凸台内。
优选地,在端板的第一端面上凸出设置有第一安装凸台,在第一安装凸台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螺孔,在控制线路板上设置有若干供第一螺钉穿过的第一安装孔,若干第一安装孔与若干第一螺孔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后与第一螺孔螺纹连接,使控制线路板安装固定在第一安装凸台上;在控制线路板的中心设置有供轴承座穿过的第四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惠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惠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018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