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部按摩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000970.3 | 申请日: | 2021-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5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项超;陈昔阳;方勇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清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1/04 | 分类号: | A61N1/04;A61N1/18;A61H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陈瑶瑶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部 按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仪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颈部按摩仪,包括主体部和手持部,手持部设置在主体部的两侧,手持部通过连接构件与主体部连接;手持部靠近主体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组件,第一安装组件包括包绕体,包绕体具有一朝向手持部内侧壁开口的包绕腔,连接构件用于连接手持部的一端嵌入在包绕腔内,与手持部铰接;从而合理地优化了空间布局,减少连接构件与手持部之间的连接间隙,由此能对手持部的内部空间起到良好的防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仪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颈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学习工作的同时也开始关心身体的健康状况,于是各种按摩仪大量涌入市场和每个家庭中,按摩仪可以分为腰部按摩仪和颈部按摩仪等等。
相关技术中,颈部按摩仪包括夹持在颈部的夹臂以及止抵在颈部后方的中间支架,但是夹臂与中间支架为固定连接,这会造成颈部按摩仪占用空间较大,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设置套环,使得夹臂和中间支架铰接,但是这样的连接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套环与夹臂及中间支架的连接缝隙较大,这样使得夹臂内部的电子元件积灰严重,从而导致颈部按摩仪异常消耗的能源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能耗的颈部按摩仪,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部按摩仪,包括主体部和手持部,所述手持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所述手持部通过连接构件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手持部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组件,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包绕体,所述包绕体具有一朝向手持部内侧壁开口的包绕腔,所述连接构件用于连接所述手持部的一端嵌入在所述包绕腔内,与所述手持部铰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构件嵌入在所述包绕腔中的部分为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包绕体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包绕腔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抵接。
优选的,所述主体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安装组件,所述连接构件用于连接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为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固定卡接,并通过一螺纹连接件进行锁止。
优选的,主体部的两端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弹性,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主体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手持部连接,所述支撑件用于施加保持力保持所述手持部呈打开状态。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弯折两次由固定端至自由端依次形成第一弧体和第二弧体,所述第一弧体和所述第二弧体形成两个相对的抵触面,两个抵触面分别与所述连接构件和手柄相互抵接。
优选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靠近支撑件的一侧具有一内凹圆角,所述第一弧体与内凹圆角配合抵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嵌入所述包绕腔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支撑件自由端与导向槽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包绕腔上开设有豁口;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侧壁上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导向槽相连通,所述豁口与所述导向槽以及所述让位槽形成一排线通道。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还开设有定位连接孔;所述第二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二卡接部及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中心开设有螺纹孔,当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后,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定位连接孔同轴配合。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清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清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009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扫描设备
- 下一篇:IGBT集电极-发射极的饱和电压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