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的去离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96461.4 | 申请日: | 2021-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8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郝红岩;董永;王克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琦睿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8/04223 | 分类号: | H01M8/04223;H01M8/04029 |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王巧丽 |
| 地址: | 0656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料电池 冷却系统 离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的去离子装置,包括冷却液流通管、去离子筒体、筒盖和滤芯,去离子筒体向下倾斜设置,其上端与水平设置的冷却液流通管连接,且连接处内部连通;去离子筒体的底端密封连接筒盖,滤芯可拆卸设置于去离子筒体内,滤芯的顶端与冷却液流通管的进液管连通,滤芯与去离子筒体之间形成的滤液流动腔的上端与冷却液流通管的出液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去离子装置设计了完全分离的内外腔结构,高分子树脂活动范围只能在内腔;冷却液排出时需要两次与高分子树脂结合,极大的提高了去除离子的能力;同时利用重力原理,进一步有效提高去离子能力。该装置结构简单,滤芯可拆卸,便于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的去离子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是膜电极,膜电极一般由聚合物膜、催化剂层和气体扩散层组成。其中,聚合物膜的主要作用是传导质子、隔绝反应气体。膜电极两端可以外接负载,将反应产生的电子引出,形成回路,从而产生电流。燃料电池中存在金属原件,在燃料电池的运行过程中由于金属元件的磨损和气体、液体对于管路及其它元件的腐蚀,不可避免的产生离子;同时,在燃料电池电池运行中,双极板上会产生高电压,该高电压要求不通过双极板中间的冷却液传递到整个冷却循环流道,因此要求冷却液不能够导电。但如果冷却液含有离子,冷却液就会导电,双极板就会由串联变成并联,有可能使电堆带电,严重时会直接损坏电堆。综上,去离子器在燃料电池冷却系统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
目前用于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的去离子器大多采用直筒结构,直筒两端采用超声波或激光焊接有封头,封头内装有滤网,两滤网间装有去除离子用的树脂。封头一侧为进液端,另一侧为出液端。筒体内有导流板,起到导流和压紧滤网的作用,防止树脂颗粒从滤网和封头的缝隙中流出。去离子的作用是去除冷却液中的离子,一般要求电导率控制在5μs以下,如果去离子器去除离子能力减弱,不能满足电导率的要求时,就要更换去离子器。但由于筒状的去离子器的去除离子能力一般,且其封头两端采用螺纹连接,导致更换去离子器时,需要拧开两端的连接螺纹,整体更换去离子器,更换困难,费时费力。此外,由于封头采用超声波或激光焊接工艺,去离子器不可拆卸,不能重复使用,使用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的去离子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燃料电池的去离子器的去离子能力较弱,更换费力、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的去离子装置,包括冷却液流通管和去离子筒体,所述冷却液流通管水平设置,去离子筒体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去离子筒体的上端与冷却液流通管连接,且去离子筒体的顶端与冷却液流通管的进液管连通,所述去离子筒体的底端密封连接有筒盖,去离子筒体内可拆卸设置有滤芯,滤芯的顶端与冷却液流通管的进液管连通,滤芯与去离子筒体之间形成滤液流动腔,滤液流动腔的上端与冷却液流通管的出液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冷却液流通管和去离子筒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滤芯的顶端通过外螺纹与去离子筒体顶端的内螺纹连接,滤芯的底端卡接于筒盖内,连接处分别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滤芯内填充高分子树脂,滤芯外周包裹滤网。
优选地,所述滤芯和滤网为一体注塑成型。
优选地,所述筒盖上设有通孔,通孔处通过螺纹密封连接有堵盖。
优选地,所述冷却液流通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采用管螺纹或卡盘结构。
优选地,所述冷却液流通管上设有固定安装去离子装置的螺柱。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琦睿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廊坊琦睿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964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子外壳控制变形支架
- 下一篇:钢结构箱型梁焊接变形控制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