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书桌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89091.1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9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圣均;梁祖烨;石咏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名市极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9/00 | 分类号: | A47B9/00;A47B97/00;F04D27/00;F21V33/00;F21V2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宾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59 | 代理人: | 毋军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西粤中路5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书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书桌,包括桌体和坐姿纠正提醒仪,所述桌体设置有控制系统、电动升降组件、温控风扇和智能台灯,坐姿纠正提醒仪采用MPU6050三维角度传感器,通过1*6的排针与控制系统STM32单片机连接,MPU6050三维角度传感器时刻在采集当前的角度,并将当前的数据传输回到STM32控制终端,控制系统包括51单片机,51单片机的IO端口分别搭载有人体红外传感器、光敏传感器、DS18B20温度传感器、步进电机驱动器、继电器和按键开关,电动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在四条桌腿的底部的四个丝杆步进电机,该多功能书桌充分保护儿童视力、提醒保持良好坐姿以及改善学习过程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习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书桌。
背景技术
现在我国患有近视的人是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校的学生,很多学生都被佩戴眼镜困扰着,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导致近视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平时对于用眼习惯不是很好,而且对于眼睛的保护问题也不注意,比如平时学习时坐姿不是很正确,眼睛距离桌面太近;其次,在光线暗的环境下看书对眼睛是有很大伤害的,光线暗时,瞳孔会散大,时间一久,睫状肌就会因疲劳产生痉挛,出现视物模糊、眼胀、眼痛、头痛等眼睛疲劳症状。这些症状若不及时矫正,眼球直径就会慢慢变长,成为真性近视。
人体工程学提出:任何工具的使用都应符合人体的自然形态,而不是让人去迁就工具而调节自己的姿势。普通的传统书桌并不适合成长中的儿童使用。众所周知,儿童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期,正确的读写姿势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传统书桌的桌面高度是固定的,儿童的身高却是经常变化的。桌面过矮或过高,孩子无法保持正确的坐姿;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长时间保持这种姿势,孩子的注意力势必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鉴于背景技术中还存在的技术问题,我们设计一种多功能书桌,能够电动调节书桌高度、能够感受光线的变化自动调节书桌台灯的亮度、能够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降温风扇的转速、能够防瞌睡以及具备坐姿纠正提醒功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书桌,包括桌体和坐姿纠正提醒仪,所述桌体设置有控制系统、电动升降组件、温控风扇和智能台灯,桌体前方装有光敏传感器以及人体红外传感器以及DS18B20温度传感器。
所述坐姿纠正提醒仪采用MPU6050三维角度传感器,通过1*6的排针与控制系统STM32 单片机连接,将坐姿纠正提醒仪佩戴在耳朵上,MPU6050三维角度传感器时刻在采集当前的角度,并将当前的数据传输回到STM32控制终端,当人体头部倾斜角度过大,并且超过预先所设定的值则蜂鸣器会发声报警,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桌面底部安装的51单片机,51单片机的IO端口分别搭载有人体红外传感器、光敏传感器、DS18B20温度传感器、步进电机驱动器、继电器和按键开关,DS18B20 温度传感器所采集到的环境温度信息传输回到控制终端51单片机,经过数据分析处理,当所采集到温度高于程序所设定的值,并且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课桌前有人,则风扇会自动开启;否则,风扇关闭,光敏传感器能感应光线的明暗变化,输出微弱的电信号,通过51 单片机进行ADC转换,当光强的数值低于程序所设定的值,并且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课桌前有人,则51单片机发送信号控制继电器吸合,台灯开启;否则,台灯关闭,
所述电动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在四条桌腿的底部的四个丝杆步进电机,当按下上升按键时,51单片机检测到按键已经按下,则发送信号给步进电机驱动器,驱动丝杆步进电机旋转,从而使得书桌上升。
进一步地,所述51单片机、步进电机驱动器、继电器分别安装在桌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名市极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茂名市极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890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