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保温再生混凝土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988400.3 | 申请日: | 2021-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60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逸超;李宇晴;赵亮;周静海;周崇辉;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88;E04B1/66;C04B14/18;C04B18/16;C04B28/14 |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孙奇 |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再生 混凝土 双面 叠合 剪力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保温再生混凝土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该结构由自保温预制再生混凝土外页板、预留空腔、预制再生混凝土内页板、丙烯酸防水涂料防水层、水泥砂浆抹灰层组成,预制再生混凝土外页板的细骨料采用膨胀珍珠岩,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预留空腔采用自密实混凝土现浇,避免振捣对桁架钢筋产生影响,用于配制再生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为过硫磷石膏粉煤灰水泥,其具有强度高,耐水性好等特点。该实用新型专利在保证剪力墙力学性能的同时,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减小墙体的质量和厚度,整体性好,方便安装,同时,推进了固体废弃物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保温再生混凝土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日益增长的建筑垃圾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成为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制而成的新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具有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自保温预制再生混凝土内页板与预制再生混凝土外页板由过硫磷石膏粉煤灰水泥配制的再生混凝土浇筑,将工业固废与建筑固废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自保温预制再生混凝土外页板的细骨料采用膨胀珍珠岩,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现浇预留空腔,提高了墙体的防水性能,同时更加便于运输和安装。随着再生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自保温再生混凝土双面叠合剪力墙会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保温再生混凝土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自保温预制再生混凝土外页板的细骨料采用膨胀珍珠岩,有良好的保温及隔声性能。采用预制再生混凝土墙体,降低了建筑成本。采用过硫磷石膏粉煤灰水泥,提高了结构的耐水性能,同时再生混凝土的骨料为再生骨料,推进了固体废弃物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减少污染。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保温再生混凝土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包括自保温预制再生混凝土外页板、预留空腔、预制再生混凝土内页板、丙烯酸防水涂料防水层、水泥砂浆抹灰层和桁架钢筋;
所述预制再生混凝土内页板左侧依次设置预留空腔、自保温预制再生混凝土外页板、丙烯酸涂料防水层和水泥砂浆抹灰层;
所述桁架钢筋设置在预留空腔中。
所述的一种自保温再生混凝土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其优选方案为所述自保温预制再生混凝土外页板,采用结构自保温,细骨料采用膨胀珍珠岩,其导热系数为0.0245~0.048W/(m·k)。
所述的一种自保温再生混凝土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其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自保温预制再生混凝土外页板与预制再生混凝土内页板由过硫磷石膏粉煤灰水泥配制的再生混凝土浇筑的,水泥的细度300-400m3/kg。
所述的一种自保温再生混凝土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其优选方案为所述的预留空腔,采用自密实混凝土现浇,厚度为150mm。
所述的一种自保温再生混凝土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其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自保温预制再生混凝土外页板与预制再生混凝土内页板,厚度为50mm。
所述的一种自保温再生混凝土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其优选方案为所述水泥砂浆抹灰层为面层,采用过硫磷石膏粉煤灰水泥砂浆,厚度为2-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自保温再生混凝土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再生混凝土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以再生混凝土代替普通混凝土,过硫磷石膏粉煤灰水泥代替普通硅酸盐水泥,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保温隔声性能,同时再生混凝土的使用,推进了固体废弃物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降低了建筑成本,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自保温再生混凝土双面叠合剪力墙构造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884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