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87643.5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97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水平;陈代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正江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23/00;H01Q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线路板、高频率部分和低频率部分;所述高频率部分和低频率部分设置在所述线路板;所述高频率部分包括第一馈电点、第一反射振子、第一辐射振子和第一引向振子;所述第一引向振子包括多个沿着预设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条型引向振子;所述低频率部分包括第二馈电点、第二反射振子、第二辐射振子和第二引向振子;所述第二引向振子包括多个沿着所述预设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二条型引向振子,该天线具有体积较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干扰器包括信号源、放大器和天线,信号源产生干扰信号并传输给放大器,干扰信号通过放大器得到增强的干扰信号,增强的干扰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到一定的空间范围中。为了提高天线的增益和辐射范围,通常需要提高天线的体积,从而导致干扰器的体积变大,不利于对干扰器的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为了提高天线的增益和定向的辐射范围,通常需要提高天线的体积,从而导致干扰器的体积变大,不利于对干扰器的携带的问题,提供一种天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包括线路板、高频率部分和低频率部分;
所述高频率部分和低频率部分设置在所述线路板;
所述高频率部分包括第一馈电点、第一反射振子、第一辐射振子和第一引向振子;
所述第一引向振子包括多个沿着预设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条型引向振子;
所述低频率部分包括第二馈电点、第二反射振子、第二辐射振子和第二引向振子;
所述第二引向振子包括多个沿着所述预设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二条型引向振子;
所述第一条型引向振子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条型引向振子的长度,所述第一条型引向振子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条型引向振子的宽度,所述第一条型引向振子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条型引向振子的数量,所述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一辐射振子和第一引向振子分别与所述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二辐射振子和所述第二引向振子按照比例因子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条型引向振子的数量设置有14个,所述第一条型引向振子的宽度为1.8mm,所述第一条型引向振子的长度为1.4mm。
可选地,所述第二条型引向振子的数量设置有6个,所述第二条型引向振子的宽度为39mm,所述第二条型引向振子的长度为4.9mm。
可选地,所述第一条型引向振子之间的间距为:6.3mm-13mm,所述第一条型引向振子与所述第一辐射振子之间的间距为:5mm-6mm。
可选地,所述第二条型引向振子之间的间距为:6.3mm-13mm,所述第二条型引向振子与所述第二辐射振子之间的间距为:13mm-14mm。
可选地,所述第一辐射振子的辐射频率为5.8GHZ,所述高频率部分的增益为14db。
可选地,所述第二辐射振子的辐射频率为2.4GHZ,所述低频率部分的增益为12db。
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射振子和所述第二反射振子设置在所述线路板的底层;所述第一馈电点、第一辐射振子和第一引向振子设置在所述线路板的顶层,所述第二馈电点、第二辐射振子和第二引向振子设置在所述线路板的顶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射振子和所述第二反射振子一体设置形成第三反射振子,所述第三反射振子的长度等于所述线路板的宽度,所述第三反射振子的宽度为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正江信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正江信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87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螃蟹养殖笼
- 下一篇:一种轨道式插座